許皮帶,曾一度問鼎中國首富,如今淪為中國「首負」,如今恆大猶如一艘破船,在風雨中飄搖。
不過,許老闆在十多年前卻有一句豪言壯語,他的一切都是國家給的,他願意把一切交給國家。
到了2023年,我們再聽這句話,感覺好諷刺,他給國家留下了2.5萬億窟窿,留下了難以統計的爛尾樓,留下了一地雞毛的爛攤子。
許皮帶食言了。
不過在歷史上,說到把一切都交給國家,還真有人做到了,他就是中國前首富榮毅仁先生。
聊到中國真正的豪門,李嘉誠、馬雲、王健林這些草根人物只能靠邊站,無錫榮家十分了得,在民國他們家就是第一豪門。
說起來,榮家在清朝的時候曾經遭遇戰亂,一度差點被滅了族。
後來在榮德生和榮宗敬兄弟倆的經營下,成為中國有名的實業家和民族資本家,榮德生更擁有「麵粉大王」和「棉紗大王「的稱號,是現代中國首富之一。
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榮家衣食半天下。意思是說榮家生產的麵粉跟紡織品,占據了中國的一半市場。
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榮家,真是毫不為過。
而榮氏最為後世所稱道的,當然不僅僅只是他們的經商本領,還有他們的家國大義。
1949年,在國家成立後,榮德生反對逃亡台灣,把所有的機器設備都保留下了下來。
不僅如此,第二代家主榮毅仁還把全部的家業都捐給了國家,自己不留一點私產,這對於當時一窮二白的國家簡直是雪中送炭,極大地緩解了財政壓力。
因此,我們的偉人才這樣憑藉:「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家族中,榮家是第一戶。」而榮毅仁也被陳毅副總理稱讚為「紅色資本家」。
在沒有捐給國家之前,榮毅仁也是一代首富,七十年代末下海創辦了中信,幾乎從0開始,又締造了一個商業帝國,後來更是被當選為國家副主席,可以說在中國企業家裡面是絕無僅有的,連霍英東都比不了他。
榮智健,作為家中的獨生子,從小條件極為優越,一直都保持著公子哥的形象,開著紅色敞篷車,出入國際飯店,出手相當闊綽。
1987年,他正式從父親手中接過中信集團的掌門人,一上任便對企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收購了恆昌企業,這筆收購總計涉及60億的資金,是當時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案。
雷厲風行、運籌帷幄的榮智健通過自己的經營,積累了70億人民幣身價,在胡潤評選第二屆中國首富的時候,榮智健就成為了2002年中國首富。
榮智健在投資方面有著獨到的眼光和經驗。他曾經在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期大量購入房產,隨著市場的復甦,他的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榮智健在企業管理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理念和風格。他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員工的支持和努力。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