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爸爸靠做木工維持生計,媽媽種地和養雞鵝,家裡條件非常艱苦。
果然,我讀書比較用心,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省城的大學。
大學四年,我努力學習,獲得了一個在省圖書館的工作。結婚後,我的丈夫也在一個國企工作,我們倆的收入加在一起,生活比以前寬裕多了。
我經常想,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城裡生活,比起家鄉的父母和妹妹,我活得自由又幸福。
妹妹比我小兩歲,她只念了初中就沒讀下去了。那時正值改革開放,物資匱乏,家裡實在承擔不起兩個女兒的學費,只能讓我一個人念高中。
每年我回家探親時,她衣衫襤褸,雙手粗糙,臉上總是一層汗漬和塵土,我心裡就暗自慶幸自己選擇了出來讀書。
我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回家時專門帶了一些漂亮衣服給妹妹。她開心地換上了,跟我說從沒穿過這麼好的布料。
」妹妹聽了,臉上閃過一絲失落,低下頭說:「我不像你那麼聰明,能出來讀書,只能在老家幫著爸媽打理家裡了。
當時我確實有些優越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城裡人,每月有穩定收入,生活體面,比起家鄉的妹妹要幸福許多。
後來,我和丈夫退休了,每月可以領到4300元的退休金。本以為退休後會活得更體面,沒想到接踵而來的麻煩讓我無暇享受退休生活。
畢業後工作不穩定,我和老伴不得不供他考研,結果考了兩次都沒考上。小明的女朋友提出要買房子、車子、彩禮,我們兩個老人才攢下的積蓄都花在了小明的婚事上。
結婚後,小明和他老婆很快就有了孩子,小兩口卻沒一個正經工作。我們夫妻倆不得不開始收拾積蓄,勉強維持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
我一直以為,有退休金的城裡老人,比起鄉下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生活會更加幸福。
妹妹比我小兩歲,她嫁給了隔壁村的李建華。建華家開著村裡的老鞋鋪,生意還可以,妹妹就在家幫著照看店面。
那時我還時常看不起妹妹,覺得她整天泡在鄉下,孩子們的教育也會受限。
我記得妹妹的大兒子建宇高中畢業那年,妹妹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盤下了盤下錢,想送他到市裡考大學。
妹妹只能托關係,送他去了福建一家鞋廠當學徒。我安慰妹妹此話怎講,說他日後在廠子裡也能學到手藝,沒有大學畢業證不是最重要的。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退休多年。前些日子,妹妹的大兒媳生了孩子,妹妹邀請我去參加百日宴。
老宅原來破舊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漂亮的三層小樓,連院子都換了個樣,種滿了花草。
妹妹穿著嶄新的衣裳,笑容滿面地迎接我:「走,進屋坐坐。寶寶百天嘛,準備了野味宴,一會兒你可要多吃幾塊。
妹妹說寶寶的父親建宇現在自己開了家鞋廠,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去年賺了第一桶金,就把老宅改建了,還在福建買了套房子。
「你瞧,我果然沒白養他們三個孩子!」妹妹臉上洋溢著得意。「他們三個現在事業有成了,又孝順,就是我這把老骨頭無疾而終的本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