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爸爸靠做木工維持生計,媽媽種地和養雞鵝,家裡條件非常艱苦。
果然,我讀書比較用心,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省城的大學。
大學四年,我努力學習,獲得了一個在省圖書館的工作。結婚後,我的丈夫也在一個國企工作,我們倆的收入加在一起,生活比以前寬裕多了。
我經常想,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城裡生活,比起家鄉的父母和妹妹,我活得自由又幸福。
妹妹比我小兩歲,她只念了初中就沒讀下去了。那時正值改革開放,物資匱乏,家裡實在承擔不起兩個女兒的學費,只能讓我一個人念高中。
每年我回家探親時,她衣衫襤褸,雙手粗糙,臉上總是一層汗漬和塵土,我心裡就暗自慶幸自己選擇了出來讀書。
我記得有一年春節,我回家時專門帶了一些漂亮衣服給妹妹。她開心地換上了,跟我說從沒穿過這麼好的布料。
」妹妹聽了,臉上閃過一絲失落,低下頭說:「我不像你那麼聰明,能出來讀書,只能在老家幫著爸媽打理家裡了。
當時我確實有些優越感,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城裡人,每月有穩定收入,生活體面,比起家鄉的妹妹要幸福許多。
後來,我和丈夫退休了,每月可以領到4300元的退休金。本以為退休後會活得更體面,沒想到接踵而來的麻煩讓我無暇享受退休生活。
畢業後工作不穩定,我和老伴不得不供他考研,結果考了兩次都沒考上。小明的女朋友提出要買房子、車子、彩禮,我們兩個老人才攢下的積蓄都花在了小明的婚事上。
結婚後,小明和他老婆很快就有了孩子,小兩口卻沒一個正經工作。我們夫妻倆不得不開始收拾積蓄,勉強維持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
我一直以為,有退休金的城裡老人,比起鄉下沒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生活會更加幸福。
妹妹比我小兩歲,她嫁給了隔壁村的李建華。建華家開著村裡的老鞋鋪,生意還可以,妹妹就在家幫著照看店面。
那時我還時常看不起妹妹,覺得她整天泡在鄉下,孩子們的教育也會受限。
我記得妹妹的大兒子建宇高中畢業那年,妹妹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盤下了盤下錢,想送他到市裡考大學。
妹妹只能托關係,送他去了福建一家鞋廠當學徒。我安慰妹妹此話怎講,說他日後在廠子裡也能學到手藝,沒有大學畢業證不是最重要的。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退休多年。前些日子,妹妹的大兒媳生了孩子,妹妹邀請我去參加百日宴。
老宅原來破舊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漂亮的三層小樓,連院子都換了個樣,種滿了花草。
妹妹穿著嶄新的衣裳,笑容滿面地迎接我:「走,進屋坐坐。寶寶百天嘛,準備了野味宴,一會兒你可要多吃幾塊。
妹妹說寶寶的父親建宇現在自己開了家鞋廠,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去年賺了第一桶金,就把老宅改建了,還在福建買了套房子。
「你瞧,我果然沒白養他們三個孩子!」妹妹臉上洋溢著得意。「他們三個現在事業有成了,又孝順,就是我這把老骨頭無疾而終的本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臉一紅,知道妹妹是說我家小明。的確,自從小明畢業,我和老伴就天天為他發愁。
妹妹見我臉色,忙說:「我這話沒別的意思,就是嘮叨嘮叨。走,進屋裡坐吧,一會兒大家一塊吃頓飯聊聊天。
參加完妹妹的百日宴,我沉思良久。原來,決定一個老人晚年生活質量的,不僅僅在於有沒有退休金,更重要的其實是你的孩子。
我想起自己的兒子小明,他性格軟弱,學習能力一般,大學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婚後兩年多了,他們夫妻倆都沒有正經工作,生活全靠我們父母支持。
我每個月只有4300元退休金,加上老伴的退休金,也只勉強夠我們自己開支。小明他們要吃用,要買奶粉尿不濕,要裝修房子買家具,我們只能從積蓄里拿錢支援。
相比之下,妹妹的三個孩子都很懂事。大兒子建宇做鞋廠老闆後,生意越來越紅火。
兩個女兒也都嫁得好,經常寄錢回家給妹妹。育兒媳婦孝順,妹妹身邊從不缺少關愛。
想到這,我不禁羨慕妹妹。以前我看不起她孩子沒有上過大學,現在人家兒女個個事業成功,孝順又體貼,讓妹妹養老無憂。
最近我常常在一起,自責沒有教育好兒子。我和老伴實在太嬌養他了,任由他隨心所欲長大,才養成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
有一次小明來看我,閒聊中說起找工作的事。我忍不住勸他:「你已經三十多了,該自己承擔起家庭責任了。
小明不樂意了,說他花了我的積蓄也是被迫,怎麼能說是他拖累了我呢。我聽了很傷心,只能嘆氣。
人老了,兒女是最大的寄託。我希望小明快些成熟獨立,別再讓我們這些老人操心。
參加完妹妹的百日宴回來,我對晚年生活有了新的認識。
以前我常認為,有退休金的城裡老人,晚年生活肯定會比鄉下沒退休金的老人幸福。
我在城裡工作多年,退休後每月有4300元退休金。但由於唯一的兒子不成器,我的錢大多數都被他夫婦敗露了,生活依然捉襟見肘。
可是,靠著自己多年攢下的積蓄,加上三個孩子都事業有成、孝順體貼,妹妹反而活得非常滋潤。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決定一個老人晚年生活質量的,不是看你是否有退休金,而是你的孩子是否孝順懂事。
我想起讀書時老師教導我們的話——「養兒防老」。的確,兒女是父母最大的後盾和依靠。
相反,就算你退休金領得多,但兒女不成器不事家,你的晚年也會過得很辛苦。
我打算回家後,好好地跟小明談一談。他已經三十多歲了,我和他爸也老了,是時候自己承擔起家庭責任,不能再依靠我們了。
人生在世,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樣重要;但作為一個兒子,更要孝順父母,讓我們這些當年辛勞打拚的老人安享晚年。
我相信小明會懂的。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
人生苦短,我不想在晚年再為生活發愁。只要小明能成熟獨立,我和老伴就心滿意足了。
過了幾天,小明如約來看我。我準備了幾個他小時候愛吃的點心,想先調節一下氣氛。
閒聊過後,我把話題引到找工作上。我耐心地跟小明講,你已經三十多歲,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再依賴我們了。
小明不以為然,說他不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嗎,要我多體諒體諒他。我接著勸,兒子,你選的專業就業前景本來就較差,不能因此怨天尤人。
既然獨木難支,你就要主動一點,不能坐等機會來敲門。
小明悶悶不樂,我知道他心裡還是不樂意。但我沒再勸,改為和顏悅色地說,兒子,你長大了,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找到屬於你的人生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小明這些年來內心也很迷茫和彷徨。他謝過我的晚餐,起身跟我道別。
這話讓我安心不少。
過了些日子,小明又說公司對他工作表現還算滿意,要留用他作為正式員工,但是需要交一定的保證金。
我想了想,還是同意借給他一部分,但告誡他必須負責還清。小明反覆保證工作上會拿出全力,生活上也會自己解決,不會再問我要錢。
掛了電話,我輕輕舒了口氣。小明終於開始獨立,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人生路漫漫,我知道他會慢慢成熟,也會體諒我們老年人的辛勞。
時光飛逝,轉眼又過去了兩年。這兩年裡,小明在新工作上逐漸摸索出了門道,表現越來越優秀,已經升為銷售經理。
有一次,他興奮地把一個存摺放在我面前,說這是他通過自己努力賺的首付,買了一套二手房子。
小明說,媽,我終於可以有自己的小家了。這兩年多謝你們沒有放棄我,一直支持我。
我看著小明熟悉又陌生的臉,點點頭說:「兒子,你長大了。我們相信你,也會一直支持你。
我知道,小明終於走上了正軌。他不再是那個軟弱懦夫,而是充滿魄力的成熟男人。
轉眼年關將至,小明說公司業績不錯,領導給了一筆豐厚的年終獎。他主動提出要打一部分過來給我們改善生活。
年三十那天,一家人圍在餐桌旁。小明殷勤地為我和老伴夾菜,還時不時逗弄兩個漂亮的孫女。
夜深人靜時,我站在窗前眺望天空。一輪滿月高懸,灑下清輝。我想起少年時期的鬥志與激情,想起創建家庭的甜蜜與苦澀,想起播下一顆梧桐樹,如今它已經茁壯成長。
我知道,我們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階段,小明也終於成家立業。從今往後,我可以慢慢享受天倫之樂,與老伴一起詠嘆生命的美好。
回頭看,歷盡波折,一家人仍然團聚。我感謝上天的眷顧,感謝老伴這些年的陪伴,感謝小明最後的成熟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