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國王在他深愛的母親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後登上英國王位,僅僅過去了一年多時間。但據一位王室專家稱,這位新君主可能已經在努力使君主制度與現代相適應。
記者兼作家克萊夫·歐文(Clive Irving)撰寫了大量關於英國王室的文章,他對查爾斯國王在位至今缺乏「進步態度」表示擔憂。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歐文表示,他對查爾斯準備正面應對君主制面臨的挑戰「沒有任何跡象」感到「驚訝」。
歐文說,這些挑戰中最主要的是與支持王室相關的龐大成本。此前的估計估計,每年的主權撥款總額超過1億加元,其中包括君主和高級王室成員的官方職責。隨著生活成本危機席捲英國和其他大英國協國家,這筆龐大的納稅人支出正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歐文指出,在過去的演講和採訪中,查爾斯曾說過他希望使君主制「符合設立該機構的目的」,更符合現時代。這使得許多觀察家希望新國王能夠進行有意義的改革,以簡化該機構,使其更容易被民眾負擔。然而,根據歐文的說法,「沒有跡象」表明查爾斯明白所需變革的規模,或者有決心以果斷的方式推動變革。
這位專家接著直言不諱地說,他不相信查爾斯天生就有「進步」的心態。雖然國王偶爾會通過象徵性的行動或含糊不清的講話向這個方向示意,但歐文懷疑查爾斯是否有氣質或能力使君主制實質性地現代化。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對在位時間如此之短的國王的嚴厲評價。然而,當我們審視查爾斯作為君主的一些早期決定和失誤時,歐文的批評是有價值的:
在登上王位的幾天內,有消息稱查爾斯要求他的貼身男僕保持幾十年來的傳統,每天早上親自把牙膏擠到他的牙刷上。雖然這個缺點本身似乎微不足道,但它暴露了他對陳舊習慣的頑固堅持,這與一位具有前瞻性思維的改革者的形象不符。
伊莉莎白表現出逐漸適應禮儀的意願,而查爾斯則恢復了一些神秘的做法,比如在他的加冕典禮上使用銀色的鍍金字體。這表明,查爾斯的政府傾向於逆轉近幾十年來的現代化改革,而不是推動進一步的進步。
他決定保留卡米拉為王后,這一有爭議的決定表明,即使在相對較小的禮儀問題上,他也不願接受改變,這一決定與他過去的保證相反,即出於對黛安娜的尊重,卡米拉永遠不會得到這一頭銜。
除了保持傳統的儀態,查爾斯迄今為止幾乎沒有為重塑一個精簡的君主制提供一個連貫的願景。這與過去對臃腫預算的批評和堅持改革的必要性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了對新國王公平起見,自他即位以來,官方一直在哀悼他深愛的母親。可以理解的是,他的重點一直放在禮儀職責上,而不是提出大膽的新倡議。然而,並不是每一位過去的君主都在統治期間的過渡時期完全放慢了進程——伊莉莎白女王自己在加冕後不久就開始了海外訪問,邁出了現代化的第一步。
正如歐文所指出的,查爾斯過去的言論表明,他渴望在保持其相關性的同時調整君主制的規模,但他的行動迄今為止顯示出猶豫和傳統主義。隨著共和情緒的高漲,尤其是在英國以外,君主制的未來取決於向納稅人展示價值,並適應全球日益年輕的民眾的需求。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