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網上的一個視頻把我看哭了。
瀋陽新民市某土菜館內,幾個男人酒酣之際,一個十來歲左右的男孩悄然離桌,來到櫃檯前用手機買了單。
過了一會兒,幾人吃罷散場,孩子去了洗手間,最後起身的男子準備要結帳,老闆卻說單被孩子買了。
男子再三跟老闆夫婦確認,並且甩頭望了望杯盤狼藉的桌面。
過了一會兒,才稱那是自己的孩子,他有些趔趄地往門口邁,卻被老闆夫婦攔住:「朋友,你的包落下了。」
男子回過身,發現孩子的書包還沒拿。
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他突然俯身跪趴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掩面而泣。
孩子出來時見爸爸這副模樣,有些驚慌失措。連忙低身湊了過去詢問,輕聲安撫。
過了一會兒,男子狠抹一把臉後站起身,孩子連忙抓起書包背好。
男子伸手攬過孩子朝門口走去,滿臉笑容地說:「兒子,咱回家!」
據土菜館老闆後來所說,這個孩子是用自己的錢替爸爸買的單,他的父母剛離婚,爸爸最近很「難」。
每個孩子對自己的零花錢都很珍視的,孩子能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是因為他把爸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世人總在歌頌父愛和母愛的偉大。
我不能否認,為人父母的辛苦付出。
殊不知,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我們的孩子們也同樣默默付出著。
他們的愛,真摯又濃烈,溫暖又純真。
鄭州的公交車司機楊師傅,收到了他人生中最甜的一份禮物:兩個橙子。
原來,楊師傅一次停泊在站台時,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跑到公交車前門對楊師傅急切地說:「叔叔請等一下,我媽媽懷孕了走得慢。」
男孩一邊說著,一邊擔心地向後面張望著。
楊師傅看到男孩對媽媽如此愛護,耐心地告訴孩子不用著急。
上車後,在媽媽刷卡時,小男孩向楊師傅敬了個少先隊禮。
不僅如此,在行駛一段路程後等紅燈時,他還送了楊師傅兩個橙子。
從男孩一個接一個感謝的舉動中,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對媽媽的愛。
有這樣一句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就是一場輪迴。
我們常把現代的孩子,比喻成「吞金獸」「碎鈔機」。
其實,在這場漫長的育兒之旅中,所有的付出,早已在孩子的內心深處,烙下愛的印記。
他們也許不懂如何去表達,但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愛。
就像周杰倫的那首《聽媽媽的話》里唱的: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河南平頂山上的一位媽媽上樓梯時,不小心碰到了頭,磕出了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6歲的孩子主動要幫忙處理,媽媽欣然答應。
媽媽拿出手機想拍下孩子處理的過程,卻拍到了最珍貴的一幕:
孩子一臉心疼地用棉簽擦拭著傷口,動作十分小心。
臉上的淚水卻像斷了線的珍珠,一顆顆泛著晶瑩的光芒,無聲地從臉上滑落。
真是一名善良的小暖男。
愛到底有多大,可以測量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當上班時,總有一雙拽著衣角不肯放掉的小手;下班歸來時,總有一張期盼的小臉和一個結實的擁抱。
或許,還有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孩子們正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們。
6月,山東淄博的一個母親帶著自己的女兒,夜市賣氫氣球。
不幸遇到了大風天氣,幾十個氣球被吹得猛烈搖晃著,險些「脫韁」而去。
母親一邊吃力地拽著氣球,一邊將女兒推向旁邊的超市內。
女兒始終沒有進入超市,她一手抓著門把手,一手拉著自己的母親。
眼看著媽媽重心不穩地向前趔趄,女兒大喊著衝出去,一把抱住媽媽。
「不能讓風把媽媽刮跑了,刮跑了我就沒媽媽了。」
也許母親聽到了這句話,停頓一下後突然鬆手,任憑幾十個氣球被吹向天空。
有人這樣評價:母親抓住的是生活,女兒抱住的是愛。
生活或有不易,但孩子的舉動,讓人感到暖意。
我們常說,愛和勇氣,從來不分年齡。
即便我們的孩子年幼,但遇到危險,他們往往習慣性地將自己的安危拋到一邊,去護父母周全。
他們深知,父母的平安健康,才是奮力前行、奔赴未來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