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陽台,看著手機里婆婆發來的信息,眉頭緊鎖。婆婆說她已經退休在家很無聊,想來我這裡住一段時間。
自從婆婆退休後,她經常會打電話過來嘮叨,問東問西的。我也儘量照顧她的感受,耐心地回答。
婆婆總是抱怨兒子不回家看她,我又要費心思去勸,還要照顧家裡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我也理解作為母親的婆婆想得到關懷,但有時候她的要求也太過分了。比如,上次我陪她去醫院看病,排了一上午的隊,她還不滿意我的服務態度。
我很傷心,可是沒辦法。
這次婆婆又提出想來我家住,我真的有點承受不了了。我知道老公一定會同意的,他總說服侍婆婆是我的責任。
這次,我要跟老公好好談一談。他不能總把家裡的事都推給我,我真的很累很累了!我要讓他明白,我也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婆婆不能老是依賴我,我真的扛不住啊。
那天,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飯,手機突然響了。我接起一看,是婆婆打來的。婆婆平時很少這個時候打電話給我,我有些擔心,趕緊接了起來。
「喂,媽,您沒事吧?」我關切地問。
「我沒事,就是突然想你們了,所以打過來看看。」婆婆的語氣顯得有點低落。
「媽,您一個人在家也別多想,有什麼事就告訴我,我隨時可以過去陪您的。」我安慰道。
「唉,我退休後一個人在家實在太無聊了,天天沒事做,你爸又老是加班,根本不回家。
「這個。我得和老公商量商量。」我還沒來得及思考,就聽見婆婆急切地說:「我已經買了明天的車票了,明早就過去。
我一時語塞,還來不及回答,婆婆就說了聲「拜拜」然後掛斷了電話。我站在原地,心裡五味雜陳。
晚飯時,我把婆婆打電話的事告訴了老公。他思考了一下,說:「媽媽都退休了,一個人在家也沒人照顧,來我們這裡住一段時間也好,你就當是盡孝道吧。
我聽後有些許不滿:「可是照顧婆婆也需要時間和精力啊,我自己都忙不過來了,再照顧婆婆不容易的。
老公語氣堅決:「照顧媽媽是你的責任,她都這個歲數了,就別抱怨那麼多,儘量照顧她就行。
我無奈地點點頭,心裡卻很不是滋味。我也想盡到孝道,但一直被婆婆挑剔指責,我實在承受不住啊。
第二天,婆婆如約而至。我早早地就起床準備好了房間,還做了幾個婆婆喜歡吃的菜。
起初,我還覺得婆婆來了也許沒什麼,我可以照顧她,而且我們可以慢慢相處。
婆婆一大早就要我陪她散步遛彎,中午我還要做好幾個菜讓她挑著吃。吃過飯,我要陪她聊天、看電視,有時還要給她按摩。
有一次,我加班晚回家,婆婆就抱怨我不關心她。另一次,我做的菜放了一點鹽,她就說我想害死她。
為了讓婆婆高興,我只能忍著,但心裡的抱怨卻越來越多。我也會累,也想有自己的時間,可我從早到晚都得伺候婆婆,真的很辛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次,我實在太累了,婆婆讓我陪她聊天,我說自己要休息一下。她立刻就發脾氣說我不孝順,我聽了很難過。
這天,我在廚房準備晚餐,腦子裡亂糟糟的。婆婆來我家已經一個月了,我照顧她照顧得身心俱疲。
就在這時,老公回家了。我壓抑了很久的不滿突然爆發了。
「你怎麼又不請自來了?」我看到老公,語氣有些急。
老公一頭霧水:「我是她兒子,想來看看媽媽很正常吧?」
「正常?你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我天天被你媽挑剔,你就不管不問?」我提高了音量。
「你這是在幹嘛?媽媽已經這麼老了,你就有點耐心。」老公也回敬我。
「我的耐心已經到極限了!一個月了,我累得像個牲口,你媽天天挑三揀四,我的心都碎了,你倒好,只管把責任都推給我!」我終於忍不住痛哭起來。
老公看我這樣,語氣也軟化下來:「抱歉,是我沒有考慮你的感受。但媽媽畢竟已經老了,我們應該多體諒她。
「我當然理解她,但她也該理解我嘛。我工作也忙,家裡瑣事也多,哪有那麼多時間精力都獻給她?我真的很累很累,你能不能稍微幫幫我,也勸勸你媽別總挑我毛病?」我哽咽著說出這些日子以來的真實想法。
老公靜靜地聽完,然後沉默著走到陽台去了。我看到他思考的樣子,心裡也平靜下來。
那天晚上,我失眠到凌晨。我在想自己和老公的爭吵,還有這段時間以來的種種不滿。
第二天一早,老公竟然起得很早,還做了早飯。我很驚訝,看著他的背影,心裡五味雜陳。
吃早飯時,老公主動和我談起這件事:「昨天我思考了一夜,發現之前我太不理解你,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你身上了。
從今以後,我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媽媽,也會平等地分擔家務。還請你多多包涵,我們一定可以慢慢幫媽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之道。
我聽後非常感動,沒想到老公竟然有這樣的轉變。我輕輕擁抱了他,說:「謝謝你,我知道這不容易。
這天中午,老公特意抽時間回家吃飯。他細心地將婆婆喜歡的菜都準備好了。
那天晚上,老公做了我最喜歡吃的菜,還給我。我感受到他對我的愛和關懷,內心充滿暖意。
我相信婆婆也一定會慢慢接受我們的方式,我們會度過這個難關的。
這件事的發展讓我反思了很多作為兒媳與婆婆的關係。
婆婆畢竟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作為唯一的孩子,兒子不常回家看她,她心裡肯定很寂寞和難過。
作為兒媳,我理應體諒她的需求,盡我所能地照顧她。
但是,僅僅一味容忍和照顧她,卻忽視了自己的感受,其實也是不健康的。我自己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需要。
我開始反思,與婆婆的關係不能是單方面的付出,而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
而我也要設身處地為她著想,不能只考慮自己,應該在能力範圍內儘量滿足她的要求。
同時,我也認識到自己其實與婆婆一樣,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員,都應該得到尊重和關心。
我也有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權利。
經過這件事,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價值,也看到了與婆婆建立平等、互相理解關係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過不斷溝通,我們一定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相處之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矛盾和調整,我和老公決定與婆婆好好商議出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養老計劃。
一個周末,我們把婆婆叫到客廳,溫暖而坦誠地與她溝通。我表示可以照顧她的生活起居,但也希望她能理解我工作忙碌的情況,不要要求過高。
婆婆聽後很感動,她握著我的手說:「我知道這段時間對你提出了太多要求,也不理解你的難處,真對不起。
「媽,我們都愛您,希望您能開開心心地住在這裡。有什麼需要就跟我們商量,不要強求,我們會想辦法滿足您的。
「好孩子,謝謝你們。我這把老骨頭活這麼大歲數,能有你們這麼孝順的孩子,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我看到婆婆感動的樣子,也忍不住淚奔了。過去的不愉快在這一刻化為烏有。
未來的日子,我們會付出更多愛與理解,度過一個溫馨美好的晚年。
看到婆婆由衷的感激,我和老公彼此對視一笑,眼中儘是欣慰。這確實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但最終我們選擇了理解和包容,才走出了這段難關。
人與人之間,不會總有完全契合的地方。但只要存著一顆理解和寬容的心,就能化解種種誤會,找到相處的平衡。
人生路上,我們還會面臨各種挫折。但我相信,有老公這樣知心的伴侶,有我們這樣不離不棄的親人,我們一定能一一克服,攜手走過人生巔峰。
相信我們會創造出更多溫馨與美好,一起開啟人生嶄新的篇章。
這次經歷讓我成長不少。它提醒我,家人之間最寶貴的,是理解和包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