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俗妹在一個情感論壇發現一個比較火的問題,「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女人都不喜歡嫁給那種家裡有兄弟的男人?」提問者是一位女性,她正和男友準備談婚論嫁,而她的已婚朋友們卻勸她不要急著結婚,就因為她男友家裡還有一個弟弟,她想通過網友來解答自己心裡的疑惑。
這位女性朋友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別人的響應,有的網友說是因為經濟條件,有的網友則說是擔心婆婆偏心。一小部分人網友認為家裡有兄弟的婆家由於家庭壓力比較大,經濟條件自然相對差一些,所以女人們便儘量不再選擇嫁給那種家裡有兄弟的男人。雖然這些網友們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卻沒有一點說服力。
俗妹更傾向於另一些網友的觀點,她們都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向大家證明了女人們之所以不願意嫁給家裡有兄弟的男人,更多的是因為婆婆會偏心。
在一個家有多個兄弟的家庭,幾乎所有的婆婆都會在婚前和自己的兒子,兒媳們保證,她會把一碗水端平,絕對不會偏心。但是,說起來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雖然說兒子不管大小都是自己的親生的,但經過歲月的沉澱,兒子們生活狀態的改變,做婆婆的自然會逐漸開始偏心。
有的婆婆因為大兒子早早娶了媳婦,身邊只留下了小兒子,所以她的心裡開始處處替小兒子著想,總感覺小兒子才是自己的依靠。還有的婆婆因為大兒子有出息,能賺錢,她就偏心大兒子,對小兒子不管不顧。
有位網友小敏就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她和婆婆在婚前就因為彩禮錢而發生過不愉快,婚後本以為婆媳關係會逐漸改善,可事實卻不是那樣。因為婆婆總是偏心大伯子,小敏實在受不了,就和丈夫和婆婆徹底分家了。
「我和丈夫夫妻感情特別好,我們倆婚前幾乎沒有吵過架,即使婚後吵架,也都是因為婆婆。我的婆婆是個小心眼的人,可能就是因為婚前我娘家向她多要了一些彩禮錢,然後她就和我記仇了。由於婆家院子挺大,所以婚後我們夫妻倆和大伯子一家還有公婆住在一起。
公婆住在正房,大伯子一家住著西房,而我們夫妻兩住著最小的東房。平時我們三個家庭各過各的,沒啥矛盾。可只要到了每月交電費的時候,我們的矛盾就開始了。本來我們約定電費是由我們夫妻和大伯子輪流承擔,可婆婆卻以我每晚都看電視為由,讓我獨自承擔。
我只是一個超市售貨員,丈夫只是個搬運工,我們每月的工資還得補貼家用,根本負擔不起再多的費用。 再說,大伯子一家五口人,每月用的電量比我多得多,憑什麼要我獨自承擔電費,這不是明顯在欺負我嗎?
如果只是電費這件事偏心大伯子,我也就忍了,可後來我才知道,婆婆對大伯子的偏心遠不止此。在一次偶然機會下,我發現自己剛買的茄子少了兩顆,事後我才知道,婆婆居然偷偷從我這邊拿走,送到了大伯子那邊。雖然這只是一些小事,但我心裡卻實在氣不過。
大概在我婚後一年半左右,我就和丈夫從婆家搬出來了,而且我們和婆婆已經徹底分家了。雖然我現在的日子過得並不算多好,但我心裡舒坦,安逸。我感覺自己沒錯,一點都不後悔。」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位網友的經歷讓俗妹感到特別憤怒,她婆婆的所作所為確實不光彩。做婆婆的本該發揮自己作為長輩的權利,公平公正,一心為家庭著想,促進家人感情,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大家庭,可這位網友的婆婆卻小肚雞腸,睚眥必報,不但不想著把家庭成員凝聚在一起,反倒肆意偏心,導致家庭內部矛盾紛爭不斷。
俗妹有位前同事,她叫喜兒,幾天前她來找聊過她現在的生活,她一改往日的溫柔,喘著粗氣帶著氣憤向我抱怨她的婆婆。當初一起工作那會,喜兒就得到了我們所有同事的一致認可。因為喜兒為人善良,說話溫柔,從來沒有和任何人紅過臉,所以當我看到喜兒激動的樣子,著實有點意外。她喋喋不休的樣子,讓我心裡感嘆頗深。
「自從我嫁到婆家後,我就對婆婆言聽計從,她讓我辭職照顧家裡,我就辭職待在家。她讓我午飯做米飯,那我一會不會做麵條,甚至連我們坐在一起看電視,我都得按照她的指示來控制遙控器。婚後第二年,我和丈夫在公婆的幫助下在外面買了套房子。事後第二年,小叔子也舉辦了婚禮。
原本小叔子夫妻倆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可過了不到半年,婆婆就突然上門了,她來找我們找生活費。她的理由很直接,不容我們拒絕,因為小叔子每天都和他們待在一起,屬於精神上的付出,所以他們物質方面的生活費得由我們來出。
婆婆的話雖然讓我心裡很不舒服,但我還是照她的話做了,我打算每個月給她兩千元的生活費。差不多一月一次,婆婆每次都會準時過來拿錢,而且每次過來,她都會從我這裡拿走一些東西。她總說小叔子日子過得苦,所以常拿我們的東西補貼小叔子。
其實我個人特別反感婆婆偏心小叔子,小叔子只比丈夫小三歲,而且身體健全,可在婆婆眼裡,小叔子就是一個小孩子,就算他不出去工作,婆婆都不會管。整整兩年,我和丈夫每月都會給婆婆兩千元生活費。雖然我們心裡都清楚,那些錢其實都讓小叔子拿了,但我們依舊不說什麼,畢竟那是婆婆的選擇。
按理說,我和丈夫的付出已經夠多了,可婆婆似乎並不滿足,就在幾天前,公婆突然一起上門了,她直接把行李往沙發上一扔,就說以後住在我家養老了。她知道我不會拒絕別人,但還是和我解釋了一下,因為小叔子賺錢太少,根本養不起他們,所以他們還是決定來讓我們養老。」
雖然喜兒不會拒絕婆婆,但她內心卻早已想要出聲反抗,她只想大聲說:「婆婆,你不能光明正大的偏心!」然而,喜兒終究沒有把那句話說給自己的婆婆,她只是在我面前說出來而已。
面對喜兒的遭遇,俗妹的心裡確實特別難受。看著原本善良溫柔的喜兒在逐漸變化,我的心裡五味雜陳,誰又能想到,婆婆的偏心,現實的殘酷,居然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俗妹很想提醒一下喜兒的婆婆,做婆婆的不能因為兒媳心軟聽話,就把她們當成軟柿子,冤大頭。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桿秤,誰對她們好,誰對她們不好,她們的心裡都清清楚楚。婆婆作為長輩,應該以身作則,給自己的兒子兒媳們做表率,對待子女們,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心,如果你做不到公平,那你就不能責怪兒女們對你不夠孝敬。
在一個家有眾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中,最忌諱的就是父母偏心某個孩子。被偏心的那一個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寵是因為優秀,然後他或許就會變得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而沒被偏心的那個孩子則會因為被冷落而變得自卑,孤僻,甚至抑鬱。
因此,不管是做公婆的,還是做父母的,對待自己的兒女們時,一定要把心裡的那碗水端平。只有不偏心,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才會讓我們的家庭和諧融洽,一家人真正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