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你女兒,我管我女兒」婆婆激將兒媳,十年後兒媳:該算帳了
01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該不該迫於壓力,為了結婚而結婚?
都說女人三十是道檻。很多大齡未婚女青年過了三十歲,就會開始莫名恐慌。
尤其是看著身邊同齡人結婚的結婚,生娃的生娃,自己卻孤家寡人一個,要是事業上再沒有什麼顯著的成就,心中不免更加焦慮:愛情和麵包,總得占一樣吧?
於是,有人病急亂投醫,匆匆忙忙找個人就把自己給嫁了。就像當年參加高考那樣,只要能交卷,對錯都無所謂。
可是婚姻這件事,往往越著急就越容易出錯。
因為婚姻並不是「兩個人看對眼就行」這麼簡單,而是兩個家庭的融合。兩代人生活方式上的不同、生活理念的差異,三觀不一致……稍微有些磨合不好,就有可能給婚姻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
而對於女人來說,一段不幸的婚姻遠比一直單身更拖垮自己的人生。
冬梅(化名)就對此深有體會。
02
冬梅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婦女。在這個外人看來已經「人老珠黃」、更應該唯唯諾諾的年紀,卻勇敢地選擇了結束婚姻。
閨蜜們都說她犯傻。都結婚十多年了,孩子也這麼大了,還有什麼事不能忍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湊活著過,總比將來老了沒伴兒強。
冬梅卻不這麼認為,只想還自己自由。
這事兒還得從她年輕時說起。
那年她28歲。在當地,這個年紀還沒出嫁的女人以及她的父母,註定要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
這讓冬梅倍感壓力。
她自己承受街坊四鄰的冷嘲熱諷倒無所謂,每每看見父母為了躲避街坊的議論,出門還得繞道走,她的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
所以,當她相親遇到丈夫劉建(化名)的時候,就仿佛遇到救命稻草一般,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個脫單的機會,讓自己和父母能夠「抬頭做人」。
他們交往不到兩個月,就結婚了。
然而,婚姻雖然堵住了鄰居們的議論,卻帶給了她另一番折磨。
丈夫劉建是個媽寶男,生活里大小事情都聽婆婆的安排。每次冬梅和婆婆有點什麼矛盾,丈夫要麼屁都不敢放一個,要麼就是站在婆婆那頭,給她撐腰。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