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想必最為擔心的事情還是自己的養老問題,畢竟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人到晚年,也還會希望自己能過得好一些,長壽一些。
而眾多養老模式中,最好的養老方式,莫過於是有孩子在身邊陪伴,畢竟只有自己的親人陪在自己身邊,才最幸福也更有安全感。
但有時候,對於老年人而言,怕的不是沒兒女給自己養老,畢竟無論從道德還是法律上,孩子都有贍養義務。
怕就怕在,人雖然在兒女家,卻得每天小心翼翼,坐立不安,生怕自己做錯事,惹人討厭。
72歲的王大爺,賣掉房子後,先後在兒女家住過一年,可每天都是小心翼翼,苦不堪言,兒女表面上孝順,可私底下對他是一點關懷都沒有。
最終王大爺無奈,提出讓兒女出錢讓他去住養老院,哪怕是條件再差,他也不願意住兒女家了。
而至於王大爺這兩年的經歷,就讓我們聽聽他本人的講解吧。
自述人:王大爺
大家好,我是老王,今年72歲。如今的我在我們當地一家養老院生活,住在6人間,條件一般,伙食一般,周圍的老人都在抱怨,可我卻心裡覺得舒坦。
在我們養老院,起碼有一半以上的老人,是因為年齡大,又沒有兒女的人才會入住到這裡。
我在這裡算是一個另類,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有兒子和女兒,都願意把我接到他們家裡去住,但為什麼我卻放著好日子不過,偏偏要來這裡呢?
其實我想說的是,當大家得知我這兩年的經歷以後,應該就能明白我為什麼要過來住養老院了。
我從前是一名電工,做這行也有三十幾年了,靠著這一門手藝,我養活了整個家庭,買了房子,供兒女讀書,還幫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出了嫁妝。
正常來說,我的晚年生活應該過得挺不錯的,當初我也是這麼想。可人一老,很多事情便發生了改變。
首先,在我六十五歲那年,我的老伴便離開我先走一步了,老伴的身體多年來一直都不太好,離世只是遲早的事情,她離開,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解脫。
老伴走後,我也就成了孤家寡人,好在那時候每天還有工作,不少人都會喊我去給他們家換換燈泡,修修電路,我有活干,也有錢賺,生活也還算過得去。
可後來,剛過70,就迎來了一個大驚喜。偶然有一次,我幫別人修天花板的大燈,當時在樓梯上沒站穩,整個人摔了下來,這一下摔的不輕,右手直接就斷了,對比還打了兩三個月的繃帶。
之後,這隻手便抬不高,靈活性也沒有了,只能提提東西,吃吃飯,太吃力和靈巧性的活都做不了了。
那時候我想著,我人到70了,生活又不便,是時候該去兒女家養老了。
對於我過去養老的問題,兒子欣然同意,但有個前提條件是,兒子當初結婚時的房子,是我給買的兩房一廳,80平米的小窩。
現在兒子說,讓我把房子賣了,之後去買個4室兩廳的,這樣一家人才能住在一塊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本來我是沒打算賣房的,可在兒子的懇求下,我還是把住了二十幾年的房子給賣了,之後搬進了兒子的新家。
可在兒子家,不到半年我就後悔了,悔不當初把房子給賣了。
當初剛搬進兒子的新家時,兒媳便對我提了不少要求,一是要勤換衣服,二是要講衛生,三是要幫忙做家務活,四是不能干涉他們的自由,不能打擾他們的生活。
這幾個要求,看似很簡單,可具體操作以後才發現,真是一個比一個難。
首先是勤換衣服,儘管我一天到晚哪都不去,但我已經儘量一天一換,剛換下來的衣服自己馬上就拿去洗了。
第二個是講衛生,這個是令我很頭疼的事,我習慣了一個人吃飯,吃相確實不太文明,兒媳要求我吃飯的時候不能吧唧嘴,我做到了,後來兒媳要求我不能隨便吐骨頭。
但是吃肉哪能不吐骨頭啊,不論我怎麼吐,兒媳和兒子都不滿意,偷偷的用眼睛白我。
到最後,我吃飯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和他們一起吃時,從來不敢夾帶走骨頭的菜,第二是讓他們先吃,我最後吃。
除了吃飯以外,我在家是唯一一個要穿著鞋套的一個人,原因是兒媳認為我的鞋髒,得穿著鞋套,不然會把家弄髒。
除此之外,家裡的沙發我也是不敢坐上去的,因為我發現有好幾次,我只要去外面一趟,出了汗,回來背靠在沙發上,兒媳見了,馬上便會把沙發套拿去洗。
因此我從此買了張木椅子,往後只敢坐在上面,還只敢做凳子的三分之一,不敢太放鬆。
而幫忙做家務,無非也就是要天天去菜市場買菜等他們回來,可買菜可不是件小事,做的口味如果不合他們的心意,總是會讓他們嫌棄。
以至於每次到了菜市場,我都是暈頭轉向,不知道買什麼菜才好,買回去,太辣不敢放,不辣又怕他們不喜歡,把我整個人累的夠嗆。
總之,在兒子家一年來,我每天都是小心翼翼,說話不敢大聲,得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然害怕兒子兒媳會嫌棄。
尤其是到了周末,兒子兒媳都在家,我要麼就得出去一整天回來,要麼只能待在房間裡,把客廳讓給他們。
住了一年後,我實在心力憔悴,便旁敲側擊的和女兒說,想去她們家住一段時間。
對於我的提議,女兒女婿也是直接答應,並沒有多說什麼。可久住令人賤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記得在女兒家住,女兒經常故意在我面前抱怨,說我給兒子買房,後來又把自己的房子賣了給兒子換個大房子,卻從來沒考慮過女兒。
被女兒三番五次叨叨之後,無奈之下,我只能把自己身上最後的二十萬存款,都給了女兒,算是一種補償。
可錢是給了,生活是沒有任何改善,我在女兒家的生活,和在兒子家並沒有什麼差別,女婿是男的,自然不能向兒媳那樣當面斤斤計較。
可夫婦倆便經常指桑罵槐。我在女兒家,同樣是做到講衛生,不干涉他們自由,甚至我每天吃過飯,大部分時間要麼在外面公園一個人靜靜的發獃,要麼就窩在房間裡看報紙,都不敢出現在女婿和女兒面前,怕他們心煩。
到後來,兒子女婿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他們一吵架,我便難過,如果我去勸架,他們會讓我少管閒事,如果我假裝聽不見,他們又覺得我只顧著自己。
後來有一次,女兒去外地工作兩個月,這段時間,女婿乾脆就不回家了,每天就在朋友家住,或者住酒店,也沒個電話回來,問問我是什麼情況。
就是女兒出差這兩個月,讓我突然想明白,我在兒女家,雖然他們說給我養老,可我卻感覺不到一絲溫暖,不但給他們增添了煩惱,我自己也每天小心翼翼心累。
於是等女兒回來,我和幾個人商量,從今往後我哪家都不住了,你們放心,往後我就去住養老院,不給你們添麻煩了。
聽到我的話,兒女象徵性的挽留了一下我,沒多久也就同意了。
結束語
如今的我在養老院,雖然住宿環境一般,但心裡上是很自由的,起碼不用擔心穿著打扮,也不用考慮中午吃什麼,更不用舉步維艱,小心翼翼。
因此我總結的道理是,人老了,心累比身體累還難受,不怕兒女不給養老,就怕每天要在兒女面前小心翼翼。
所以,大家如果還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話,就儘量一個人生活,同時記得給自己留個小房子,加一點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