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囑咐林曉別往心裡去,我會想辦法跟父母商量。但父母根深蒂固的偏見不會輕易改變。
為了給林曉一個寬鬆的環境,我建議她生了孩子就搬來和我同住。林曉欣然接受了,可把孩子交給父母帶,她心裡很不是滋味。
那段時間我工作比較順利,又升了職位,收入增加了一些。林曉也開始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一邊自學,後來通過考試拿到了大專文憑,找到了一個薪水不錯的工作。
我們開始考慮在城裡買套房子安家。孩子也長大了些,需要上幼兒園了。我跟父母商量,讓他們來城裡幫忙帶孩子,這樣林曉就可以安心工作。
父母欣然同意,搬到了我們租的房子裡。起初我們都以為這是個好主意,一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
林曉內心很不是滋味,她不想把孩子交給我父母照看,因為他們並不真正當這個孫子是自己的骨肉。
我看在眼裡,內心同樣很不是滋味。這場看似平靜的風波,已經在我們的家庭里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父母來到城裡後,我和林曉本以為生活會變得輕鬆許多。起初,父母礙於面子,還算賞識孫子,也不會明著跟林曉過不去。
可時間一長,父母的真面目慢慢顯露出來。他們把林曉當免費的保姆和傭人,有事沒事就使喚她,又不把她和孫子放在眼裡。
林曉每天下班回家都精疲力竭,父母老是以「年紀大了」為藉口,把孩子隨意放在一旁不管。
我看林曉苦不堪言的樣子,心裡很不忍。可父母老一套,說林曉沒見過世面,不懂規矩,總想著群起而攻之。
一次,我父親看電視看得入迷,孫子在一旁吵鬧也不管不顧。林曉回家看到這情景,忍不住說了句「怎麼連孩子都不管了」。
父親大怒,說她沒大沒小,沒教養,還揚言要離開。林曉哽咽著跟我訴苦,我安撫她,也勸父母寬容點。
父母脾氣越來越古怪,抽菸、亂扔東西,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林曉不敢真說什麼,我也只能軟言相勸,但父母就是聽不進去。
終於,有一天父母說什麼也不幹了,非要收拾行李回老家。我哀求他們再待幾天,他們卻毅然決然地離開了。
目送父母離去的背影,我的心久久無法平靜。這場無聲的衝突,已經在我的家庭中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父母走後,我和林曉的生活終於得以安定。可就在這時,我接到父親的電話,說母親突發心梗,需要動手術,費用高達五萬元。
我很焦急,但手頭並不寬裕。跟林曉商量此事時,她態度強硬,認為這是父母自找的,一分錢也不想拿出來。
我跟林曉爭論,認為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林曉卻說,父母對她不夠尊重,憑什麼要她出錢?。
兩人陷入僵局,夫妻關係一時極為緊張。這時,林曉的母親——我的岳母接到林曉的電話,了解情況後責備女兒不應該計較那麼多。
岳母說,父母生病是無法避免的,幫助父母是子女的責任。林曉這才冷靜下來,取出積蓄三萬元給了我。
我請假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看著她病弱的樣子,內心既心疼又自責。我不應該計較太多,是不是該更體諒父母年老體弱?。
手術成功後,母親恢復狀況還不錯。出院那天,林曉打電話來關心情況,還叮囑我路上小心。
人生在世,誰沒有錯?我必須學會寬容,並感激岳母的智慧,幫我們化解了這場家庭危機。
母親出院後,我請了年假回家照顧父母。這期間林曉並沒有與公婆一家同住,她需要時間來調整心態、接受這個家。
我也在這段時間觀察父母的變化。他們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對林曉的態度有所緩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