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鄰居擺喬遷酒席,我隨禮200塊,母親:你應該隨禮2000塊

2023-12-01

去年我的鄰居張伯伯的鄰居李大伯擺喬遷酒席,我和外嫁女隨禮200元。

李大伯已經七旬之齡,作為本地最資深的醫生,他一直深受鄉親的愛戴。這次喬遷是因為他的小兒子在縣城買了別墅,全家老小都搬去和小兒子同住了。

我與李大伯並不熟稔,只是禮節性地收到了邀請函。當我拆開精心書寫的紅色喜帖時,還是有些驚喜和榮幸的感覺。

咱們也該準備一份不薄的禮金了。

我和老伴商量了一番,決定按照村裡送禮的習俗,每人送100塊錢的禮金。加上幾包好茶葉,就當是發喬遷賀禮了。

老伴也同意我的想法,就這麼決定了。

為了這場喬遷酒席,我特意回了老家。當天我穿上嶄新的衣裳,和幾個外嫁的姐妹一起往李大伯家去了。

李大伯一家人忙前忙後招待客人,臉上洋溢著喜悅。我和姐妹們在角落裡的一桌落座,一邊慢慢品嘗著招待的美食佳肴,一邊興高采烈地與久未謀面的老鄰居們閒聊。

整場酒席進行得熱火朝天。我們都衷心為李大伯高興,祝福他一家人新居吉祥如意、幸福美滿。

我媽媽李阿姨認為我應該隨禮2000元,因為張伯伯曾救過我,她激動地對我說教。

回到家後不久,我媽媽李阿姨就打電話過來,語氣有些責備:「我聽說你只給李大伯送了200塊錢,怎麼隨那麼少?人家好不容易搬家辭舊迎新,你這樣太不夠意思了。

我解釋道:「媽,我和李大伯不熟,按照村裡的規矩送200就可以了。我又不是他的親戚朋友,給太多不合適。

但李阿姨堅持自己的看法,提高聲音說:「就是因為你和李大伯不熟,更應該送重一點,表達你的誠意和祝福啊。

我還想再解釋,李阿姨已經激動起來,「兒啊,你怎麼這樣不懂事?你忘了嗎,張伯伯救過你的命!要不是張伯伯當年把你從池塘里撈出來,你早就淹死了!你現在過得好好的,全仰仗張伯伯的救命之恩啊。

一提到張伯伯救我於水火之中的往事,李阿姨情緒越發激動,聲音也提高了一個八度。

你昏迷了兩天才甦醒,差點就死裡逃生。如果不是張伯伯英勇果斷,我兒啊,你早就淹死在這水裡了。

我躺在床上,一邊聽媽媽激動的述說,一邊在腦海里重新調出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7歲的我奔跑玩耍時,不小心踩空跌入村塘,撲騰間已經吞了好些水,就在我覺得命不久矣時,張伯伯的手如救生圈般抓住了我。

我沉默著,心中五味雜陳。的確,張伯伯對我有救命的大恩,我應該好好報答;但送禮不能違背村規,也需要考慮各方面。

這場突如其來的爭執,讓我感到莫名其妙和手足無措。

我小時候掉進池塘,被路過的張伯伯救起,我對張伯伯心存感激。

提起我7歲那年掉進村塘,險些淹死的事,至今還記憶猶新。

那時我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整天遊手好閒,喜歡跟著大孩子到處玩耍尋開心。

那天我又跟幾個闖進了池塘,其他孩子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可我一個人跑到池塘角落想要抓到最大的魚。

我驚恐地掙扎大叫,又吞了好些水,只覺得頭暈目眩,四肢乏力。這時,一雙有力的大手突然抓住我的胳膊,把我硬生生拽出了水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張伯伯是村裡為數不多上過大學的人,又高又壯,力氣很大。那天他剛好路過池塘,看見我掉進水裡,二話不說就跳下去救我。

我昏迷了兩天才醒過來,嚇得我爸媽直打哆嗦。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靠近村塘半步。

張伯伯總是溫和地摸我的頭,告訴我要照顧好自己。

多年來,我都無法忘懷張伯伯那一把救命之手。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可以安然成長。

去年疫情期間,張伯伯得病住院,我通過關係安排了床位。

去年初,新冠疫情在全國範圍爆發,我們小縣也無法避免,很快就出現了確診病例。

我也回家照看老人和孩子,一家人只能老實地呆在家裡,不敢出門走動。

就在我們以為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時候,張伯伯突然給我打來電話,語氣虛弱地說他發燒咳嗽已有一周了,但縣裡的醫院一直沒有床位可以接收患者。

作為村裡僅有的一個在城裡工作的外地人,我想盡一切辦法幫張伯伯爭取床位。

她告訴我,醫院已經爆滿,但可以偷偷在後勤部門支上一張摺疊床。隔離條件會差一些,但可以先保張伯伯的命要緊。

於是,我們立即驅車將張伯伯送去了市中心醫院。雖然只在後勤宿舍支了張小床,但是勝在可以得到醫生的診治。

張伯伯和家人都對我表達了無比的謝意。他笑著對我說:「小芳,你又救了我一命!以後有什麼需要儘管提,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這場瘟疫讓我再次體會到,要時刻準備回報張伯伯的救命恩情。

我一直在盡力回報張伯伯的救命之恩。

張伯伯救我於水火之中的大恩,我無以為報,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找各種方式儘自己所能回報。

每逢過年過節,我會帶上媽媽和我孩子,來到張伯伯家拜年或送禮。無論寒來暑往,我都會準備一些地方特產,或是我親手做的點心,表達我們一家人的敬意和祝福。

平日裡,家裡有任何需要幫忙的事,我也會第一個自告奮勇。張伯伯的大兒子在城裡工作,全靠我經常回家幫著照看老人和年幼的小孫子。

有一次,張伯伯腳扭傷了,我毫不猶豫請了一個月的假,日夜陪護著張伯伯左右。

村裡的老人都誇我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姑娘,張伯伯也常說我是他的幸運星,讓我感到無比欣慰。

就在去年,張伯伯的大兒子終於在縣城買了房子,計劃全家搬去城裡團聚。

張伯伯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說:「小芳,你把我們一家人的情誼都給兌現了。以後我就放心去城裡享福啦!」。

我笑著點頭,內心卻明白,我永遠無法完全報答張伯伯的救命恩情。但我會一直盡己所能,以實際行動來傳承這份溫暖。

我認為隨大家一樣的禮金數額,可以避免被人議論。

按照我們村的傳統,參加喬遷酒席的禮金數額跟受禮人的關係很有關。如果是自己的父母親戚舉辦酒席,一般都會按照比較厚的標準送禮。

我和李大伯並不熟識,只是鄰里關係。參加他的喬遷酒席完全是出於一種基本的禮貌和關心,表達我們一家的祝福之情。

這已經是小縣村民的一份誠意了。

太高的禮金數額反而會引起村裡人的非議。人們會認為你是在討好李大伯,奢侈浪費。

所以我經過思量,還是決定跟其他普通鄰里一樣,送200塊錢的禮金。既不會被看作小氣無禮,也避免引人非議。

可我母親李阿姨就不這麼想了。她認為我應該送2000塊,甚至更多,以表達對張伯伯救命恩情的感謝。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次喬遷酒席,我還是決定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只希望李阿姨和張伯伯都能諒解我的考量,不要計較我送禮不夠感恩的問題。

我自認沒有錯,希望張伯伯能夠理解。

媽媽掛了電話後,我獨自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里亂成一團漿糊。

我理解媽媽的用心,她只是想讓我好好報答張伯伯的救命之恩。但我堅信,禮金的數額不應違反村規,需要適當考量各方面情況。

張伯伯是位謙和低調的老人,他救我也純屬一時善心,並不會計較我的回報。

這次喬遷酒席,我送的禮金數額與其他村民沒有差異,並不代表我忘恩負義,而是出於對村規的尊重。

「阿姨,您說的都對,我永遠銘記張伯伯對我的救命之恩。但送禮這事,也需要考慮村裡的規矩,我不能破壞大家的習俗。

我會在生活中用更多的方式報答張伯伯,不會忘記他的恩情。只求您能理解我的難處,不要因此就覺得我不孝順您、不懂感恩了。

我在心裡默默組織著措辭,打算找機會跟媽媽好好解釋說明白。我必須讓媽媽相信,我沒有忘恩負義,只是這次禮金數額需要考量更多的因素。

張伯伯一定也能體諒我的考量,不會介意我沒有在喬遷酒席上送出比別人更高的禮金。

我媽媽李阿姨無法理解我的想法,和我發生爭執。

第二天,媽媽李阿姨親自來我家,一開門就語氣激動地質問我:「你怎麼還是只給李大伯送了200塊錢?你都胡思亂想什麼呀?」

「媽,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村裡的禮金規矩我也必須考慮吧。再說,我平時已經盡心照顧張伯伯了,不會忘了他的救命之恩的。

「你怎麼這麼不通情達理?」李阿姨提高了聲音,「難道換作是你,你會接受別人以規矩來衡量你的救命之恩嗎?張伯伯救了你的命,你卻因為村規就不給足禮金,我看張伯伯肯定會覺得被冒犯的!」

「媽,我真的知道您是一片好意,但送禮這事確實很難拿捏。。。。。。」

「你還嘴硬什麼!」李阿姨紅著眼睛打斷我,「看來我跟你說不通了,你就是個忘恩負義的孩子!」

說罷,李阿姨掉頭就走,賭氣般甩上了門。我追出門想挽留,但李阿姨頭也不回地大步離開了。

看著媽媽憤怒離去的背影,我倚在門框上嘆了口氣。我明白媽媽的用心,但她根本不想聽我解釋。

我詢問別人的意見,自己是否做錯了。

媽媽對我惱羞成怒地離去,讓我很是難過。我反覆思索自己的做法,實在無法判斷到底誰對誰錯。

我先給閨蜜小芳打了個電話,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她詳細說了一遍,然後徵求她的意見。

這次事情,其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需要你從更高的角度思考。

聽到小芳的回答,我陷入了深思。她說的有道理,我需要設身處地為媽媽著想,理解她疼愛孩子的一片苦心,而不是僅憑自己的角度判斷是非。

第二天,我又去找村裡年長的叔叔張伯商量此事。張伯認真聽我講完經過後點點頭:「你媽媽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作為村民,你也必須顧全大局,遵守村裡的規矩。

張伯的意見讓我看到了問題的另一面,同時也更加堅定自己並未失敗恩人的想法。

經過求教,我明白了很多。我會繼續努力照顧張伯伯,以實際行動傳承他的恩情。

相信通過溝通,我們一定可以達成理解。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