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珍珠2023緣何賣爆?珠寶界清流再度成消費寵兒
為什麼珍珠2023如此受歡迎?在珠寶行業,清流再次成為寵兒的消費者。雖然珍珠曾受到伊莉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以及世界知名時尚偶像黛安娜王妃和可可·香奈兒的青睞,但在過去的數百年里,珍珠已成為權勢男士和時尚女性的必備配飾。
然而,近十年來,珍珠首飾在一些中國人眼中已經成為一種「祖母式審美」,珍珠似乎也逐漸成為「老式、土氣」的代名詞。
然而今年以來,國內珍珠市場卻出現了驚人的轉變。中國寶玉石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部分熱門珍珠品類增長80%,海水珍珠翻倍增長。雙十一剛剛過去。儘管有人表示結局令人失望,但子類別中仍然有選手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據報道,2022年一條日本Akoya珍珠項鍊的價格將低於2萬元,2023年底價將在3萬元以上;一條10-12毫米的澳洲白珍珠項鍊2022年售價在10萬-12萬元左右,2023年售價在30萬元左右。不僅海水珍珠的價格上漲,國產淡水珍珠在過去的一年裡也變得更加昂貴。
為什麼一向不冷不熱的珍珠首飾近一兩年變得如此流行?為什麼珍珠首飾越來越貴?珍珠消費的用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珍珠產業鏈中哪些上游供給因素決定了珍珠價格的發展?珍珠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嗎?
珍珠銷售為何火爆?
01
美人魚有眼淚 中國珍珠的故事
作為含有貝殼內分泌功能產生的碳酸鈣的礦物珍珠,珍珠的形成本身就帶有美麗的象徵。
國內外古今神話大多對珍珠的形成充滿了美麗而奇異的想像。 《搜神記·卷十二》 這裡提到了「鯊魚的眼淚」。晚唐詩人李商隱用「海月淚」來表達珍珠是鯊魚(人魚)所造的思想。 )從哭泣變成月亮的參考。
無論是天然珍珠的發現和應用,還是人工培育珍珠的實踐,中國都無愧於「珍珠之國」的稱號。
中國珍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記載中國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大禹曾指定「南海魚草、珍珠、大貝」為貢品。
珍珠作為裝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初期。據《格致鏡原》記載,周文王非常喜歡用珍珠裝飾包子。秦漢以後,珍珠成為帝王將相、大臣達官貴人的奢侈品,皇帝也開始接受珍珠供品。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月珠被發現於江河海洋,藏於貝殼之中。西方國家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時期開始認識月珠,比中國晚了3500年。」
02直播帶貨求助
近年來直播電商的興起,讓珠寶玉石成為重要領域之一。浙江諸暨和深圳水貝都擁有產業鏈完整的直播基地。以浙江諸暨為例,2022年諸暨珍珠交易額突破400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額突破250億元。
阮氏珍珠矩陣直播間
199元至11800元珍珠項鍊發售
國內珍珠產業的轉型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
2018年,傳統珍珠貿易商開始直播帶貨,完成前期技術積累和多平台覆蓋,線上交易模式占比逐漸提升;
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線上營銷加速珍珠產業發展;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2023年,尤其是母親節和「520」,珍珠銷售將開始火爆。
珍珠在珠寶首飾品類中的銷售比例變化
2018年,珍珠占整個珠寶類別銷售額的1%。 2020年,珍珠銷售額占珠寶類別銷售額的近7%,2023年將達到10%。
相比其他珠寶品類,珍珠的價格品類也相對靈活。淡水珍珠項鍊從通勤用的幾百元一條到上萬元不等;海水珍珠在塔希提島每顆數以萬計。成千上萬的澳大利亞人既富有又節儉。
03
明星服飾以消費者為中心
社交媒體正在提高珠寶知識的普及度
2023年7月9日,當倪妮佩戴珍珠項鍊成為社交媒體熱門話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珍珠首飾不一定需要搭配連衣裙、職業通勤裝、棒球帽、毛衣等。運動鞋可與任何與珍珠有關的物品搭配。
倪妮的珍珠項鍊風靡社交媒體平台,微博點贊數近40萬,小紅書搜索「倪妮珍珠項鍊」,評論量超過2萬條。倪妮此次作為「珍珠老師」,徹底示範了akoya、南海金珍珠、大溪地黑珍珠、混色、小米鏈、澳洲白、克石等珍珠的疊搭。
無論是抖音還是小紅書,很多博主都在靠珠寶走紅。在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珍珠」,顯示出 690 個 W+ 和 192 個 W+ 音符。搜索關鍵「珍珠項鍊」幾個字,235W+筆記。
04
領先珠寶品牌紛紛增加珍珠首飾民族風元素吸引年輕人關注
周大福、周生生、蔡百珠寶等各大珠寶品牌都開發了珍珠品類:珍珠+黃金、珍珠+玉石、珍珠+玉髓。他們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呈現民族風格和民族潮流審美,並實施創新的產品設計,成為社交媒體的話題。 ,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購物。
周大福
故宮文化系列
一切順利18K金鑲珍珠玉髓戒指由於以上因素,清流珍珠首飾逐漸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不僅是黃金首飾,珍珠製成的「首飾」也能讓上班族在職場上充滿活力、充滿活力。因此,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近一兩年珍珠的銷售業績呈現爆髮式增長。
珍珠價格為何上漲?
為何2023年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都會出現「普遍漲價」?
業內人士分析:
1. 在直播興起之前,帶貨珍珠首飾的購買者以中年女性為主。但現在,隨著年輕人對珍珠的需求增加,產量減少,珍珠的價格自然就上漲了;
2、供給方面,海洋污染和全球變暖導致近年來母貝產量減少,從而導致珍珠產量減少;
3、海水珍珠對環境和養殖技術要求較高,生產周期長,產量本身較小。對於消費端的一定刺激,產業鏈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
4、淡水珍珠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環保政策。由於養殖國產淡水珍珠需要農民使用大量肥料,這會導致大面積的水體受到污染。為了保護環境,國家出台政策對珍珠養殖業進行限制和規範。為此,許多不符合生態法規的養殖場被關閉,珍珠產量也隨之減少。
據浙江省珍珠行業協會預測,2020年全國珍珠產量約為100萬公斤,2021年80萬公斤,2022年70萬公斤。
珍珠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嗎?
一方面,珍珠產量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由於上游供應條件的限制,珍珠產量正在下降。珍珠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嗎?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一些優質珍珠產品還會繼續增長,但增長趨勢不會很高,屬於正常的市場波動。
淡水珍珠是養殖技術相對成熟、養殖周期短的品類。文化條件要求不嚴格,是完全可再生的資源。鑒於今年珍珠價格上漲,養殖戶將抓住機會擴大生產,淡水珍珠價格可能會維持兩年左右的高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海水珍珠的養殖周期往往較長,養殖成本較高,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較高。此外,海水珍珠主要產於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珍珠供應鏈的長期走向是無法預測的。
業內人士建議,雖然如今珍珠市場火爆,但消費者應該理性,預算不夠的情況下,選擇國產淡水珍珠。雖然其耐用性無法與海水珍珠相比,但淡水珍珠產品的光澤度和圓度都非常好。日常佩戴頻率會更高。
家庭作坊是國內淡水珍珠行業的經營特點
當我們談論淡水珍珠時,就不能不提到珍珠創造了一個產業;一個產業鑄就一座城市——浙江諸暨。據中國珍寶協會相關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珍珠產地,諸暨市山下湖鎮擁有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市場,占全球淡水珍珠產量的73%、中國淡水珍珠總量的80%生產。淡水珍珠生產。
到2022年,山下湖市70%以上的人口從事珍珠產業,珍珠產銷將突破400億元。諸暨市擁有各類珍珠市場主體9000多個。
山下湖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和交易基地,擁有全國最大的珍珠專業市場和全國唯一的省級珍珠產業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其為「我國珍珠之都」。獨具特色的珠寶玉石基地之一。
珍珠產業鏈大致分為珍珠養殖、珍珠初級加工、珍珠物質生產和珍珠深加工四個部分。至於這四個珍珠產業環節,諸暨一個家庭就可以覆蓋一條產業鏈,而且大多數家庭作坊分工明確。老一輩通常負責產業鏈的上游,即珍珠養殖和加工,而新一代則負責珍珠養殖和加工。他們在珍珠銷售開始時聚集。山峽湖的家庭作坊占據了諸暨珍珠產業的半壁江山。這種產業商業模式是由珍珠產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從半成品到成品,很難實行統一形式、統一標準的流水線生產。大部分都需要人工填寫,所以在諸暨,珍珠產業鏈想要成為規模化的企業模式,就受到某些產業特徵的限制。
國內珍珠分選體系亟待完善
雖然近年來直播電商的拓展給珍珠行業賦予了新的活力,但基於珍珠養殖領域湧現出不少知名品牌:京潤、歐詩曼、海潤、阮氏、南珠宮、千足等中小型珍珠電商企業,雖然銷售業績有所提升,但部分企業並不太重視珍珠品牌建設和珍珠文化的推廣。雖然國內珍珠行業標準已經建立,但珍珠行業標準、產品標準和標識的宣傳和推廣還較低。
目前,珍珠產品的主要分級體系包括美國GIA分級體系、Richard H. Cartier西歐國家分級體系、日本Akoya養殖珍珠分級體系、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黑珍珠分級體系。
相比之下,國內珍珠產業在產地、規模、消費市場等方面具有優勢。未來,隨著養殖技術的升級和現代化,中國珍珠的品質一定會提高,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優質品牌。其他國家已經對珍珠產業有了精確的分級標準,處理珍珠加工和工業產品等市場。國內珍珠行業在這方面是否有類似的計劃?好消息是,由廣西質檢院修訂的GB/T 18781-2023《珍珠分級》已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將於12月1日正式實施。 2023年本國家標準在GB/T 18781-2008《珍珠分級》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
結合目前我國珍珠產品的質量現狀,提出了珍珠形狀、光澤度等級、光滑度等級、珠光層厚度等級和匹配等級的表示方法,以及顏色、光澤度、光滑度、珠光層厚度的測試方法。將被審查。增加了芯母貝層厚等級、芯母貝層厚等級、光澤分級規則、母貝厚度比計算方法、質量控制方法、母貝厚度等級馬氏珠母貝等,提高適應性。該標準的可操作性和可操作性,對於規範珍珠質量分級、珍珠貿易與評價、促進產業優化和現代化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