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男友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逃避自己,王芳急了,情急之下兩人用簡訊互相謾罵對方,在協調之下,王芳找到了男友,看到女友找上門,男友痛斥女友不可理喻,自己和家人都答應了女方的一切結婚要求,自己只是想在結婚大事上慎重一點,並不差這幾天,可是女友一直在逼自己定婚期和要禮金,這讓自己感到很煩躁。
不僅如此,女友王芳還逼自己換工作,因為自己工作不穩定,收入不也不是很高,自己也同意年後更換工作,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妥善安排,可面對如此焦慮和急迫的女友,自己確實感到精神壓力很大,女友逼自己提前拿出18萬禮金和威脅墮胎的行為讓自己由愛生恨,而且強調自己從未如此恨過一個女人。
對於男友鍾林的指責,女友王芳當場表示男友之前給了她戒指1萬塊錢,就這1萬塊錢還是他經過3個月工作時間才賺來的,男友謀生的能力實在是讓人堪憂,自己一邊需要撫養和前夫的兒子和還房貸,一邊還要面臨肚子裡面孩子出生帶來的經濟壓力,最主要的還是由於疫情的影響,自己作為線下培訓班的老師,業務大受影響,幾乎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這一些都讓她感到非常焦慮,所以才想兩人儘快結婚,讓男友換份待遇好點的工作,這樣才能養得起自己和兩個小孩,這也是自己作為一位單親媽媽正常所產生的顧慮。
聽聞女友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男友鍾林也有所感慨,表示自己之前躲避確實情非得已,自己不是不愛王芳,只是希望她能夠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自己能妥善處理這些事情,自己以後也會努力賺錢養王芳和兩個孩子,盡到一個男人的責任,畢竟說實話自己心裡還愛著對方。
男友的表態讓女友陷入了沉默,她也意識到自己此前做法存在不妥之處,靜下心來也能理解了男友的逃避,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自己也沒有什麼退路可選,希望男友能履行承諾,與自己可以儘快組建家庭,今後共同撫養孩子,兩人最終握手言和,重歸於好。
男女雙方對待婚姻不同的動機,直接決定了各自在感情中的具體行為
王芳和鍾林從認識到見雙方家長準備結婚,不過短短三個月,這種閃戀閃婚的速度雖然在當下社會並不少見,但依舊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之所以能夠從兩位陌生人快速升級到談婚論嫁的一對準新人,他們各自的出發點是決定結婚的根本動機。
對於一位單親媽媽而言,曾經失敗的婚姻讓她渴望再次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在這種渴望之下,人的理性往往就會被掩蓋,這對於我們旁觀者正常的認知存在相左:自己經歷過失敗的婚姻,理應對婚姻有著深刻的認識,對下一段感情理應更加慎重,可是很遺憾,不少經歷過失敗婚姻的女人在尋覓幸福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得比未婚人群更加焦慮,這種急迫的心態更容易引發雙方的矛盾,也對今後的婚姻造成不小的隱患。
本文中的鐘林是32歲的單身青年,也算是我們口中常稱的大齡單身青年,他在面臨結婚的時候,不僅不著急,反而顯得很淡定,比女方要更為理性,這似乎也與我們的認識有所出入:這麼大年紀還不結婚,而且對方都懷有自己的孩子,這時候應該火速舉辦婚禮,宣告兩人的夫妻身份,可鍾林的「佛系」卻表現得非常反常。
其實細細想來也不難理解,正是因為自己從未經歷過婚姻,所以婚姻對於自己而言顯得非常神聖,他對婚姻的期望值要比對方更高,這就像打個比方,我們買雙新鞋回來會特別愛惜,稍微有點污漬就用抹布擦乾淨,自己心中對它的使用期望也較高,正是這種心理反而會導致未婚青年對於婚姻會顯得更加慎重、更加理性、也更加淡定。
感情是基於平等基礎上和諧相處,一頭熱只會催生矛盾
在這段糾紛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男友無法容忍女友對自己的逼婚,無法容忍對自己提前索要18萬彩禮和1萬戒指錢,這兩點是兩人一時反目的直接導火索,我們不難發現在兩人在這場婚姻商定中,女方一直占據主動,而男方則顯得相對被動,女友在積極主動地催婚,而男友卻在疲於應付,男友的做法無法讓女友感到滿意,兩人進而爆發了矛盾。
男女雙方無論是在戀愛,還是在婚姻中,我們需要作為一個整體長期相處,而能長期和諧相處的關鍵則是男女雙方需要基於一個互相平等的地位,這種平等的地位在相處的過程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懂得互相理解對方的思想、懂得諒解對方的訴求、懂得寬慰對方的焦慮,這是一種基於對方的立場進行的考量,而非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自說自話。
平等是感情的生命,我們會發現很多報道和故事中,感情中過於強勢的一方或者過於主動的一方,這樣的感情很難幸福美滿,我們不否認這種強勢和主動是出於自己對對方的愛與在乎,可是當這種愛和在乎讓對方感到一種心理負擔,那麼這也就算不上是愛和在乎了,自己抱怨對方不懂得珍惜,可是自己卻不曾反思過這種珍惜,對方真的受之不起,所以愛一個人不是要自己覺得很愛對方,而是要讓對方感到自己很愛對方。
你們如何看待這對戀人對待結婚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