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婆媳矛盾
談婚論嫁時,林燕得知工作4年的趙軍,居然一點積蓄都沒有。原因是他把所有的收入,都給了母親,他是從母親手裡拿零花錢的。作為一個有著自控能力的成年人,如果父母還全權控制著孩子的所有收入。那這個人不是愚孝,就是父母控制欲很強,不管哪一種,都不是良配。
其實從這一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林燕父母的判斷八九不離十,但很可惜,林燕還是執迷不悟。她堅持認為趙軍能堅持和她結婚,就是真愛。所以最後,兩人領證結婚,沒有婚禮,自然也不存在什麼彩禮之類的婚嫁流程,林燕就這樣開始了憧憬中的婚姻生活。
婚後不久,還沒等到林燕感受到什麼溫馨幸福,她就發現自己懷孕了。林燕一開始很詫異,自己和趙軍商量過,等以後買了房子搬出去,再要孩子。到時候兩人有積蓄,感情穩定,雙方父母應該也願意幫襯一點。
所以忽然懷孕,讓林燕有點措手不及。但小生命既然已經來,肯定要留下。而她和婆婆的矛盾,也隨即開始。婆婆喜歡用她自己當年的經驗,來強硬地要求林燕也應該這麼做。比如每一個女人都會經歷懷孕生子,沒有什麼好矯情的;我當年懷著孩子,還一直在做事情,這樣還有利於順產。
諸如此類的說法,林燕一開始,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其實也選擇了隱忍。但一直退讓,不僅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也會讓自己無路可退。尤其是她從婆婆的眼神中,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大多數時候,婆婆其實是故意為難她。
林燕不想和婆婆正面起衝突,畢竟是長輩,還同住在一個屋檐下,所以她把化解矛盾的希望,寄托在趙軍身上。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婆媳關係是一個謊言,三角關係才是真相,而作為三角關係核心的兒子,是解決婆媳關係的最佳人選。」確實如此,事實上,這個兒子要是拎得清,講道理,婆媳矛盾一般是可以避免的。
但很可惜,趙軍是一個愚孝之人。更別提,他選擇林燕,無非就是看中她的溫順,又怎麼會幫理不幫親
03.我媽生我養我不容易,你要聽話
面對妻子的請求,他每次都以「我媽生我養我不容易,你要聽話,我現在人高馬大的,都是她一手照顧的,她的話不會有錯。」這句話來結尾。時不時還說:「以前覺得你很溫順,怎麼一結婚,尤其是懷孕後,脾氣都大了,連長輩的話都不聽了。」
林燕實在沒辦法,就這麼一直撐到了生產。本來她是想去娘家坐月子的,但婆婆不肯,表示婆婆健在,兒媳婦要是去娘家坐月子,她這個婆婆會被人指責。於是和趙軍一起,死活要帶著出院的林燕回家。
按理說,你接兒媳婦回來坐月子,又不捨得花錢請月嫂,那作為婆婆就儘量搭把手,照顧一下兒媳婦。結果林燕發現,所有的事情,她都需要一個人來承擔。因為她剛被接回家,婆婆就說自己的心臟病犯了,做不了什麼事情。林燕要趙軍帶婆婆去醫院檢查,她又不願意去,說是老毛病,休息幾天就好了。
這一休息,就沒了下文。林燕作為一個坐月子的產婦,不僅要帶孩子,還要照顧婆婆。要不是無意中聽到婆婆和親戚的對話,她不知道自己還要傻到什麼時候。
04.來自丈夫的算計
孩子快滿月的時候,家裡有親戚要來看孩子。林燕的身體實在不舒服,本來決定叫外賣。但婆婆說這樣對客人不尊重,趙軍也在旁邊幫腔。眼看親戚就要來了,婆婆還哭出了眼淚,林燕只能再次妥協。
親戚到了之後,發現一個本應該在坐月子的產婦,居然在廚房忙碌,趕緊上來幫忙。林燕想著一個外人都知道心疼自己,而自己的老公和婆婆呢?可惜,親戚也沒呆多久,因為趙軍過來把她拉走了,說是婆婆要和她說說話。趙軍還衝著親戚說:「廚房的事情,她擅長,你就去陪陪我媽好了。」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