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家裡要用錢,父親在家務農一年掙不了多少錢,家裡經濟入不敷出,後來父親就到外地找工作來了,但是放不下我和母親,我們一家就跟著出來了。
父親不會什麼技術,也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擅長做包子饅頭,平時在家都是父親做飯,他做的饅頭筋道有嚼勁,可以拉絲的,而且還非常柔軟。平時在村裡的時候,大傢伙就叫父親一次做多做點,然後就過來買回去,時間長了,父親就萌生了要開店賣饅頭的想法。
在村裡賣還是不夠賺錢的,因此才來到了外地。
我們找了一個工業區附近的店面,租金雖然貴了點,但是生意不錯。
父母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大汗淋漓的,但是晚上在結算收入的時候,只要賺到錢了,再苦也是值得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親發現有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子,他長得很端正的一張臉,但是特別髒,衣服也破破爛爛的,感覺就像流浪或者要飯的一樣。他每天早上都會坐在旁邊盯著饅頭,趁人多的時候就會上去抓上兩個。
父親知道那男孩子餓了,才不得已來偷的,那男孩子拿的也不多,每天也就拿兩個饅頭而已。其實兩個饅頭值不了多少錢,對於我們家來說也沒什麼損失,但對於男孩來說卻是救命的,所以父親不想計較,看那男孩實在可憐,饅頭就送給他吃吧。所以每次看到他來的時候,父親總會裝得很忙,讓他有機會偷。
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沒有再看見那男孩子了,父親有些擔心,不知道男孩是否安好。不過要往好處想,那男孩一定是找到自己家人了吧。
這事就過去了,父親繼續做著他的生意。
五年後,父親已經把這件事情淡忘了。沒想到這時竟然有一個十多歲的男孩找上門,他告訴父親曾經不花錢吃了我們家很多饅頭,父親笑了笑。
眼前的這個男孩,讓人沒辦法和以前那偷饅頭的男孩聯繫在一起,現在的男孩穿著一身好衣服,顯得特別帥氣精神,皮膚又白凈,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他不慌不忙的從包里拿出了2萬塊錢給父親,並且說出了當年事情的原委。
原來,男孩的母親去世了,他的父親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要不不回家,要不就喝得爛醉回家,還時常對他打罵,忍無可忍的他就離家出走了。
那時他在我們包子店旁邊留宿,後來就有一對好心的有錢夫婦收養了,平日裡給他的零花錢比較多,他一直一點一點的積累了下來,這麼多年來攢了不少,他就找過來了。
他對父親打趣說:當年欠下的饅頭錢,現在連本帶息過來還了。隨後他和父親哈哈大笑了起來。
父親覺得他是一個懂感恩的孩子,覺得他以後一定會有所作為,父親婉拒了他的錢,讓他留著好好學習,以後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