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圖什麼?有吃有喝是次要的,我認為能與親人朝夕相伴才更有意義。於是,我就想去子女家養老,不是為了讓他們伺候我,只要能經常見到他們,我伺候他們也心甘情願。
我打算先去女兒家住一段時間,然後再去兒子家。事先我給女兒打電話,徵求她的意見。女兒說她和女婿都很忙,我過去了,他們也沒有時間陪伴我,讓我先去兒子家,等他們不忙了,我再去女兒家。
我又給兒子打電話,說出了我的想法。兒子很痛快,說歡迎我到他家去,他也非常想念我。
第二天,我坐車去了兒子家。我是下午到達兒子家的,兒媳婦上班了,兒子在家裡等著我。見到兒子的那一刻,我喜極而泣,想到從此以後,能和兒子天天在一起了,我激動的不行。
兒子已經給我準備好了房間,也給我買來了日常生活用品,拖鞋、居家服、毛巾等等,凡事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一樣不少。
兒子還帶著我去小區附近轉了轉,告訴我哪裡有超市,哪裡有活動廣場,哪個路口車輛多,過馬路的時候要小心。兒子和我說的每一句話,都暖到了我的心裡。
兒媳婦是晚上六點多才下班回家的,她知道我今天來,可她的工作忙,所以沒有請假迎接我,我不怪她也理解她,有兒子在家裡等著我,我就心滿意足了。
雖然兒媳婦嫁到我家多年了,但因為我們不是經常見面,相處的機會更少,我對她並不是十分了解。兒媳婦是有知識的人,我想她的素質不應該太差。
兒媳婦下班回家後,見到我她沒有主動跟我打招呼,我等了幾秒,可兒媳婦看都不看我一眼,更甭提和我說話了。大家是一家人,誰先說話都一樣,我主動問兒媳婦說:你回來了?上一天班很累吧?
兒媳婦低著頭換拖鞋,沒應聲也沒有抬頭。我兒子在一邊站著,他提醒兒媳婦說:媽和你說話呢。
兒媳婦這才嗯了一聲,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換完拖鞋,兒媳婦徑直走進了臥室,我兒子跟了進去,他們在臥室里嘀咕了有十幾分鐘,我兒子才一個人出來了。
兒子說:媽,咱倆吃飯吧,我媳婦身體不舒服,她不想吃。
我在兒子家吃的第一頓飯,有些尷尬和不愉快。兒媳婦即使身體不舒服,她也應該陪著我一起吃,哪怕少吃點也成,可她連面都不露,讓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下來,沒有了剛到兒子家時的喜悅。
這只是開頭,在接下來的那些日子裡,兒媳婦不僅對我愛搭不理的,還事事與我做對,我說往東她偏偏往西,我想吃米飯,她卻包餃子,我想吃包餃子了,她卻說家裡沒面了,只能做米飯。
我是怎麼也沒有料到,兒媳婦對我竟然是這種態度,與我腦海里幻想的,婆媳和睦相處的美好畫面,相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
讓我最難過的一件事,發生在我來到兒子家的第十八天。那天晚上,吃過晚飯,兒子說陪我去外面走一走消消食。
我問兒媳婦去不去?
兒媳婦耷拉著臉說:我不去,有什麼好溜的,就是吃飽了撐的。
兒媳婦說的話很不恭聽,我想問問她「什麼是吃飽了撐的?」但我知道,如果我問了,一場家庭矛盾可能就無法避免,只好忍了下來。
兒子陪著我來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公園,這裡有很多運動的老人,他們在跳廣場舞,還有扭秧歌的。兒子讓我也去運動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可我是穿著拖鞋出來的,出門前忘記換了。穿拖鞋運動不方便,我跟兒子說:算了,媽看一會就行,我不會跳廣場舞也不會扭秧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