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單身:68歲阿婆終生未嫁,擇偶寧缺毋濫,如今盼等拆遷

2023-12-05     緣分     6901

一對異性如果無法相處愉快,那麼感情也就無從談起,正是因為對這一點的堅持,這位阿婆拒絕了身邊諸多追求者,才得以堅持了一輩子的單身,自己主動將婚姻拒之門外確實很少見,從這位阿婆怡然自得的神態表達來看,她並不後悔當初的決定,甚至還有些慶幸,她沒有為了結婚而結婚,她做了自己人生的主人。

即使到了晚年,她也沒有將就找個老闆打發自己內心的孤寂,反觀現在老齡化的社會,因為喪偶導致的孤寡老人日漸增多,而與之對應的所謂的「黃昏戀」卻層出不窮,甚至形成了某些讓人難以想像的老少配,這裡面究竟有多少感情成分,想必我們心中還是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這些孤寡老人寄希望於找老伴來驅散自己內心的孤寂,老伴在某種程度而言成了他們的工具,是一種可以讓自己生活上得到照顧,精神上得到支撐的工具,這種組合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即便如此,在現實需求的驅動下,老年人找老伴卻依舊大受歡迎。

這位阿婆對於老伴問題看得倒也挺透徹,因為她知道老伴對於她而言,某種意義上只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孤單罷了,但她有自己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找街坊聊天,自己和自己打紙牌,這些都實實在在讓她感受到了一個人的單身快樂,自己既不需要多拉一個人入水,自己也不承擔照顧對方的義務,從這一現實角度看來,阿婆的考慮倒也挺實在。

除此以外,阿婆多次強調錢的重要性,她一直都有攢錢的意識,從她這種孤寡老人的角度來看,既然沒有老來伴,那麼只有錢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晚年無外乎物質和精神需求,一個人或許可以依賴自身強大的樂觀讓自己也能過得快樂,但卻無法依賴精神樂觀法解決物質問題,那麼物質基礎是安度晚年最關鍵的保障。

這位單身阿婆的人生經歷或許也可以成為當下丁克或者不婚主義者的參考,比如阿婆坐等拆遷和妹妹住一起養老,其實這種養老組合與丁克夫妻年老之後的組合頗為相似,雖然沒有後代子女,但卻依然可以活出瀟灑,互相成為彼此生活中的助手。

再比如對於不婚主義者,阿婆被問及如果年老後妹妹無法照顧自己怎麼辦時,她很乾脆地回答表示攢錢去養老院,她這句回答同樣道出了未來老年不婚主義者的歸宿,兒女並非是晚年的唯一保障,不過也表明我們現在的奮鬥都是為了明天晚年的安享,樹立養老的憂患意識仍有相當必要。

人生從搖籃走向墳墓,結婚是很多人繞不過去的大事,只是隨著現在社會觀念日益的多元化,與男女結合相關的婚姻衍生出諸多存在形式,無論結婚也好,也無論終生單身也罷,婚姻終究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只是面對這一人生重要抉擇,我們還是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尊重自己內心的想法邁出那最終的一步,讓自己過得舒心,而不是讓外界輿論看得順眼,勉強自己錯過的或許就是一輩子。

你們如何看待這位阿婆的選擇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