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什麼呢?其實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這種風氣還可以傳承。家風是一股無形的教育力量,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部無字的字典。
優良的家風可以潛移默化影響著家族每個人的心靈,塑造者他們的人格,是一個家族興旺下去的根本。
12月3日,江蘇徐州,一男子分享父親生病住院,三個兒子從500公里外趕回。兒子說,因為以前爺爺有病,爸爸也是這樣做的。
男子分享說,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但是大家都很努力。平時兄弟三都帶著老婆孩子離開家很遠的地方打拚。父母年齡也不算大,身體狀況還很好,他們留守在老家。
當時父親在老家病了,昏迷不清醒,只有母親在身邊,母親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是好。接到母親電話,當時自己雖然在幾百公里外的地方,還是第一時間撥打了120電話。
父親到了醫院很快就醒過來,兄弟三還是馬上開車從500公里以外趕了回來。
父親看到三個兒子時,說自己沒事,就是一下迷糊,暈了過去而已。經過檢查後,父親確實無大礙,醫生說,觀察幾天沒事,就可以出院了。
兄弟三人在醫院守著父親,寸步不離地照顧他。三兄弟之所以對父親如此孝順,那是因為家裡有傳承。
男子說,從小到大,父親也是這樣孝敬爺爺的。父親自從成家以後,一直都是和爺爺住在一起,爺爺年齡大了,父親對爺爺的照顧可以說體貼入微。
這些兒子都看在眼裡,如今父親生病了,做兒子的,也應該像當初他照顧爺爺一樣照顧他。當時三個人圍著父親一個人,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過來看。覺得父親很有福氣。
父親生病了,兒子守在病床前照顧,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很少有兒女能做到這一點。一般都是兒女過來看一眼,留下一個人照顧,其他人都走了。只有老人病危的時候,其他兒女才會出現。
當時病房裡還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當時最小的弟弟坐在一邊累了,父親竟然讓他躺到了病床上。父子倆擠在一張很小的病床上,這一幕被護士調侃,要不是你這個最小的弟弟,你爸爸都可以出院了。
三個兒子當中,爸爸最疼愛小弟弟。小弟弟回來雖然也幫不上多大的忙,只要弟弟在身邊,爸爸才是最安心的。
對此,有網友說,誰說養兒不能防老呢?看吧,老父親一生病,三個兒子多緊張啊。這才是養兒的意義呢.
還有網友說,做兒子的一定要以身作則,因為你就是孩子們的鏡子。你怎麼對待父母,你的兒女將來就怎麼對待你。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不過,也有人說,父親都昏迷了,兒子回家很正常啊。對此有網友說,大家都認為是正常的,其實很多人做不到。我們小區有個老人用了大半輩子的努力把兒子托舉到國外,死了一年半了,兒子都沒有回來。現在母親走不了了,也是請保姆照顧。
筆者觀點
這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其實也是不平常。兒子都已經成家,都有家庭的壓力,父親生病自然要照顧。但是父親沒事了,三個人還一同守在身邊,這就令人感動。
兒子也說了,父親年輕時,也是這樣對待爺爺,現在我們也這樣對待爸爸。這就是孝敬的傳承。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