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初到杭州的張家,我受到了公婆和大批親戚們的熱烈歡迎。一大家人聚在張家老宅,婆婆為我準備了豐盛的佳肴,還有許多精心準備的見面禮。
婚後我發現,張曉明出身於一個大家族,他的父母共有兄弟姐妹七八位,加上外甥內侄,一大群親戚經常來往貼面。
過年團圓,張家聚會總有幾十口人,不像我的家庭,父母都與兄弟姐妹漸行漸遠。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發現張家的親戚關係遠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融洽。婆婆經常與幾位姨婆商討,要我的媽媽前去杭州幫忙帶他們一大幫小孩。
反正你媽媽也沒事,我們也會給錢的」婆婆循循善誘。
我起初對此沒有多想,以為不過是跟我開玩笑。誰知她們幾個竟然認真起來,一唱一和把我媽媽夸上天,說我媽媽手藝好,又會教小孩認字,簡直是帶孩子的好幫手。
我心中隱隱覺得不太對勁。她們明明都是有媽的人,為何非要我這邊的媽媽去幫忙?我茫然之間,婆婆已自顧自替我媽媽答應下來,我的反對只能作罷。
張家這些親戚對我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頻繁和過分。
有一次,表姐張莉來我家做客,一眼看到我穿著露肩的連衣裙,立刻皺起了眉頭。
」她一本正經地說。我反問她,我一個成年人,在自己家裡穿什麼衣服需要向你彙報嗎?她卻理直氣壯地說,你現在是張家的媳婦,我們有義務幫你監督著點。
過節時,堂弟張偉的兒子把婆婆託付給我,讓我給他補習語文作業。我本就工作繁忙,哪有時間教孩子?張偉竟然說我不配合就是不當家。
每逢過年過節,張家兄弟姐妹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飯桌上我必須面對一連串的問題轟炸:生孩子的事怎麼樣了?準備什麼時候開工?工資情況還好嗎?如果我不痛快地回答,他們還會埋怨我不夠親熱。
最氣人的是,他們經常在我和老公面前獻殷勤,言語中卻暗藏刺意。「文濤找了你這麼個賢惠的好媳婦真是祖宗好福氣啊!」表面上誇獎我,實則在諷刺我老公不成器。
面對張家親戚的種種無理要求,我感到既委屈又憤怒。有一天,我實在忍無可忍,把這些事都哭訴給了老公張曉明。
張曉明沉默了很久,然後重重地嘆了口氣:「他們這樣沒分寸,你也不要太往心裡去。
我聽後瞪大了眼睛,原來老公也受過這些親戚的煩擾。難怪新婚之初他不願意頻繁回家聚會,現在我總算理解他的用意了。
「他們只會拿你當兒媳婦訛,有什麼事都找你推脫。」張曉明認真地看著我,「以後你就學著和他們保持距離,不要搭理他們的無理要求。
我心中久久無法平靜。原來在張曉明看來,我面臨的困擾他早已瞭然於心,只是我自己沒有提前察覺和防範。
現在我才恍然大悟,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掉以輕心。
「他們越是親近,反而會占你便宜。只有保持距離,他們才會讓你三分薄面。」張曉明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從那天起,我下定決心學會保護自己。我停止了對張家所有親戚的熱情招待,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的請求。
端午節那天,張家老宅里又舉辦了一場熱鬧的聚會,所有親戚都到場慶賀婆婆生日。
一進門,婆婆就拉著我的手說:「美芬啊,舅舅家的孫女考上了北大,我們想請你給她補習物理,她要參加競賽呢。
我心中已經燃起了怒火,但還是保持著微笑,溫和地說:「媽,補課的事,我和曉明已經商量過了。
「哎,就是你們年輕人不懂事。」婆婆立刻換上一副哀怨的表情,「我們一家老小都沒跟你計較,你怎麼能這樣無情呢?」。
「計較?」我冷笑了一聲,「我倒要問問,你們一家老小都沒計較我,是什麼意思?我難道欠了你們什麼嗎?」
一時間,屋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驚訝地望著我。
「你們指手畫腳插足我的私生活,逼我媽來幫你們養孩子,逼我給你們孩子免費輔導。
「我今天就明確表態:沒有時間,就是沒有時間!我的媽媽也不會來幫你們帶孩子!你們家的事由你們自己解決,不要再拉扯我!」
我一鼓作氣說出這番話,張家眾人都驚呆了。沒人再敢提任何要求,一場聚會就這樣無疾而終。
從那天起,我重拾自己的尊嚴,讓張家的人不敢再對我百般刁難。
結語:
經歷了這一系列事件後,我不禁開始反思和感悟。
或許,當初我對張家親戚關係的美化和盲目樂觀是年輕人的幼稚。我不懂得保留態度,把他們當成無條件信任的親人,這就埋下了日後被占便宜的隱患。
我也反思自己是否處事過於軟弱,沒有及時阻止他們的越軌行為。我不應該任由事態持續惡化,而要在他們剛剛踩線的時候就示以強硬的反對態度。
感謝老公張曉明及時提醒我保持距離,讓我認識到血緣關係不等於真正的親情。
我悟出人際關係中需要智慧地把握尺度。不能虛與委蛇,但也不能過於強硬拒人於千里之外。
這段經歷讓我成長不少。我學會了分辨真情和算計,學會了審時度勢地表達自己,也學會了寬容地看待每個人的期許。
雖然過程艱辛,但我不後悔。因為我知道,家庭和睦的背後,需要每個人的體諒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