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媛看著客廳掛著的全家福,只覺得諷刺,這個家恐怕早就不是她的家了。
儘管盧媛在這個家已經生活了二十多年了,還是想離家出走,徹底不回來。
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家人的幾句話。
盧媛是個樂天派,最會討好人了,對誰說話都笑嘻嘻的,小姑娘家沒有一點脾氣。
四歲那年父母離異,父親好吃懶做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而母親要改嫁,也嫌棄她是個累贅,甚至說她是個拖油瓶。
跟著母親到繼父家生活的第二年,弟弟出生了,繼父取名盧豪,她也跟著改姓盧。
為了討好母親和繼父,盧媛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掃地、洗衣、做飯,鄰居們也誇她。在盧家她生活的小心翼翼,可即便這樣,仍然不能安穩,原因就是盧豪。
盧豪從小到大都和她不對付,他會把屬於盧媛的所有東西都搶過來,以彰顯誰才是這個家的主人。
盧媛高中畢業那年,家裡想讓她嫁給鄰村的一個老實男人,按照她媽的意思,嫁人就有彩禮,到時候就有錢給兒子買新房了,畢竟再過幾年,兒子也到娶親的年紀了。
盧媛嚇壞了,才多大啊就嫁人,她還想要上大學呢,怎麼能隨便嫁人?
那是盧媛第一次反抗家裡人,為了上大學,她不再逆來順受。母親自然不同意,不嫁人可以,那就去廠里打工,去掙錢,不能白把她養這麼大。
母親不會給她錢上大學的,而親生父親也多年沒有聯絡。
最終盧媛還是上大學去了,前提是答應母親兩個條件,一是家裡不給她學費,讓盧媛自己想辦法,第二個條件是每半年往家裡寄錢。
「在我兒子娶媳婦之前,快點把錢掙夠,要是耽誤他娶媳婦了,看我饒不了你。」在上火車的時候母親瞪著眼睛惡狠狠的說。
大學四年里,盧媛從未回去過,和家裡唯一的聯繫就是她把錢寄回去的時候。
畢業後盧媛找了份不錯的工作,也給家裡買了房。
她那個弟弟從小就不好好讀書,在老家也只是讀了個中專就混吃等死,一切花銷全靠爸媽,談的對象也分了好幾個。
本來以為給家裡買房子後,就能清靜了,誰知母親又讓盧媛拿出弟弟結婚的錢,包括未來弟媳要的十萬彩禮。
盧媛不想給,母親就從老家來公司里鬧,讓她在領導同事面前丟人。
沒有辦法,趁著假期盧媛回了老家,這一回去,盧媛的錢袋子一天比一天輕。弟弟沒有工作,伸手給她要錢,不給就耍無賴,說她不是盧家人,一直白吃白喝。
從小就霸占她東西的弟弟,一直沒變。
母親也給她要錢,說命苦,帶了她這麼個拖油瓶,辛苦養大還是個白眼狼。
這個名義上是親人卻處處把她這個親生女兒當做外人的老人,也沒有變。
家裡的一切花銷費用都是盧媛拿的,甚至盧豪對象來家裡那天,盧媛還給包了一萬元的大紅包。
定親那天,弟媳娘家人也來了,一大家子去了酒樓吃飯,商量弟弟弟媳結婚的事情。為了顯擺,盧媛母親甚至包下了整個酒樓,她知道,這個錢反正是女兒盧媛來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