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們中國傳統佳節,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有句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即將過去的一年在外過得如何,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自己的親人團圓。
可是今年因為情況特殊,很多地方都倡導就地過年,同時每個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因地制宜的返鄉管控政策,種種因素之下,今年的年味似乎更加多了一份異地鄉愁。
同事小馬大學畢業後就來公司工作,到這個年就快三年了,去年因為疫情的特殊原因,他在家悶了很長一段時間,至少相對於其他人而言,他正式來公司復工的日期要晚得多,結果在今年發年終獎的時候,他比其他正常復工的同事要少了很多年終獎。
因此,當再次遇到這個特殊的原因時,他害怕回去又因為其他某些意外導致遲來復工,同時,公司針對就地過年的員工也明確了一定的獎勵,最終他決定退掉車票,不回家過年了,只是這個決定對於他而言顯得萬分煎熬和痛苦。
他從小是一名留守兒童,是爺爺奶奶把他拉扯長大,父母則在外面的大城市打工賺錢,結果在他上大學的時候,爺爺奶奶相繼去世,這讓他感到很難受,他知道爺爺奶奶把他帶大不容易,他想大學畢業之後賺錢好好孝順爺爺奶奶,沒想到爺爺奶奶卻沒有給自己這個機會,這成了他心中永遠的遺憾,特殊的成長環境和背景導致他對親情尤為重視。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父親因為常年勞作生病而喪失勞動力,不得已之下,母親和父親回到老家,父親在家休息養病,母親一邊務農一邊照顧父親,生活的重擔再次讓他多了一份認識:親情確實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但要維持這個東西就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才行,否則孝順就淪為空談。
大學畢業後,父母從大城市鎩羽回到老家,他卻又來到了父母當年務工的大城市,開始了類似父母的打拚之路,當年自己是留守兒童,現在面對的卻是留守父母,時光的流逝讓相似的場景再次以讓人難以置信的方式再現。
所以去年耽擱復工導致今年收入一定程度的減少,他害怕再出現類似的情況,父親每個月在家都需要花錢吃藥,自己耽擱復工少掉的年終獎夠父親看病吃藥幾個月了,害怕的同時又有點懊悔,所以當就地過年口號提出時,加之公司明確表示的一定物質獎勵後,他最終將買好的車票退掉了。
這是他從出生到現在26年以來第一次沒有回家過年,在年前的時候,父母天天打電話問小馬幾號回來過年,當他將自己的決定告訴父母時,父母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就感覺一個孩子抱著很高的期待,突然告訴你這個期待無法實現時的那種失落導致的沉默,他自己也感到無奈和痛苦,父母在電話中對他的決定表示理解,只是這份理解多帶了一份無奈的失落罷了。
小馬在最後的上班日子一直心不在焉,用他的話說今年這件事讓他再次意識到物質的重要性,如果有錢就不需要在外漂泊了,就可以整天在家門口陪伴妻兒老小,或者將自己的父母接到自己所在城市過年,也就不必每天摳字眼解讀返鄉政策,也就不必要擔心回家和回來會遇到什麼突發情況,這時他才明白,今年的情況只是一個催化劑,只有自己努力賺錢才能讓自己結束漂泊的生活,才能打破昨天自己是留守兒童,今天父母成為留守父母這種惡性輪迴。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