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鼠目寸光,不堪共謀。二皇子深居簡出,捉摸不透。同時,這兩人都是安帝猜忌的對象。因此,他唯一可以選擇的是小皇子。
小皇子是初貴妃的兒子。鄧恢的真實來歷,是初貴妃的人吧?
在安國朝堂,初貴妃與李同光關係甚佳,李同光的志向是止戈息戰,追求和平,而李同光的師父是任如意。任如意是朱衣衛史上最傑出的人物。有這幾者加持,小皇子繼位的勝算最大。
一位歷史說者說,「古時候,做皇帝的有三個擔心,一是外戚滲透,二是臣子專權,三是太子急於上位。」如何解決太子急於上位的問題呢?一個辦法是遲遲不立皇儲,弊端是太子登基時,由於沒時間培養自己的人手,容易被大臣架空。另一個辦法是立最小的皇子,等小皇子長大了,皇帝也老了,順理成章地實現交接。
鄧恢之所以投靠小皇子,便是基於此吧?
安帝再次挑起戰端,有兩個人忍無可忍。一個是李同光,一個是任如意。眼見戰事一起,生靈塗炭,李同光聯合任如意對安帝實施逼宮。此時,掌管朱衣衛的鄧恢起了決定性作用,成為壓垮安帝的最後稻草吧?
沒有鄧恢的裡應外合,李同光拿下安帝的勝算難料。
古人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安帝不得人心,是身邊人最終走向他的對立面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