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如此,他也不能躺平,畢竟接下了這個艱巨任務,怎麼也要想辦法去完成才是。
於是乎,他日夜琢磨西遊記里的每個人物,思考怎麼寫出氣勢磅礴又別出心裁的曲風。
就在他左思右想時,突然看到一群民工敲著飯盒從他家窗戶前路過,邊走還邊哼著小曲,這種隨性自由又放蕩不羈的精神,不正是孫悟空的真實寫照嗎?
靈感像電光火石一般突然蹦出來,許鏡清立馬趴在書桌上把這些旋律寫下來,西遊記經典片頭曲《雲宮迅音》就這樣誕生了。
可當《西遊記》播出11集之後,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北京日報點名指出,片頭曲《雲宮迅音》過於西洋化,不適合中國名著,當時人們思想普遍保守,許多人都對這首西洋電音表達不滿,央視台長王楓更是專門開會要求換掉許鏡清。
理由僅僅是,中國的電視主題曲為何要用西洋樂器,某些專家還說這是對名著的褻瀆,說是沒有時代感,也沒有地域感?
面對這樣的質疑,楊潔導演一下子就火了,霸氣回懟道:「這首歌曲是《西遊記》的靈魂,換掉它就等於毀掉了這部作品。什麼叫時代感,什麼叫地域感,你這個神話要什麼時代感,你哪個時代的?」
好在導演楊潔的強烈堅持,許鏡清才被留了下來,《雲宮迅音》最後得以被保留下來,後來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一直傳唱至今。
這場風波,其實是傳統審美與現代創新之間的一次碰撞。
在音樂領域,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在不斷變化。新的音樂元素和風格不斷湧現,為音樂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86版《西遊記》之所以經典,就在於每個人,從導演到演員再到作曲人,都是兢兢業業用心在打磨作品,所有人萬眾一心才成就這部曠世經典作品。
最後,向經典表示致敬,向楊潔導演和作曲家許鏡清以及所有為這部劇付出的演員和製作人員致敬!
——END——
在別人的故事裡,品味自己的人生。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