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姐二婚和朱哥搭夥,已經2年多了,彼此感情深厚。但是陳姐每次拒絕,朱哥的那點事,他就給臉色看,連家務活也不幹了,這讓陳姐很生氣。
陳姐原本有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工作輕鬆待遇不錯,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一家人過著平淡幸福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一場大病奪去了,丈夫48歲的年輕生命。陳姐傷心欲絕,很少吃飯,經常失眠,很快就瘦了一圈。
她母親看到她這個樣子,就每天陪在她身邊,攥著她的手溫柔的說:"女兒呀!你這幾天不吃、不喝、也不睡,人死不能復生,這樣他也回不來了,只能把你自己的身體搞垮了。
他在天堂有知,也不希望你這樣,他希望你開心快樂的生活。"
兒子也經常勸她要想得開,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誰也要經歷的。
經過母親和兒子的多次勸說,陳姐想她倆說的也對,自己就是再怎麼悲痛,丈夫也回不來了,最後還把自己的身體弄垮了。從此她的心情,就逐漸好了起來。
時間是治癒傷痛最好的良藥,2年過去了,陳姐已經完全走了出來,恢復了以前的生活狀態。
時光如梭,很快陳姐退休了,兒子也結婚了。
陳姐想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忙了大半輩子,該好好休息一下。和閨蜜一起出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品嘗各地美味佳肴。於是就不斷出去旅遊。
她和閨蜜在一次旅遊時,感觸很大。一客車40多個人,就她和閨蜜是單身,其餘的全是成雙成對的,多數是夫妻,也有情人。
閨蜜還開玩笑說:"人家是成雙成對,咱也是兩個人,哈哈!有的人可能會說,咱倆是同性戀。"
陳姐笑哈哈地說:"誰愛說誰說,反正咱又不是,是也和他們,沒有1毛錢的關係。""對呀!誰愛說誰說。"閨笑眯眯的說。
旅遊結束回家的路上,有個女人疑惑的問陳姐和閨蜜,你倆怎麼不領著老公出來,互相有個照應。
陳姐笑嘻嘻地說,我倆很想領著,但是老公還沒出生,只能等著。3個人笑得前俯後仰,止住笑那女人鄭重的說,還是再找個對象好處多。
一個人出來多麼孤單,你看兩人多好,有說有笑,互相有個照應。
回到家第二天,陳姐就給閨蜜打電話說,我考慮了大半夜,正式決定再找個男人。你也找個吧?你比我單身的時間還長,還沒嘗夠單身的滋味。
閨蜜深情的說,這次出去旅遊深有感觸,我也決定找老伴了,真得感謝這次旅遊。陳姐笑哈哈地說,那咱倆比賽,看看誰先找到。
於是陳姐就下載一款相親軟體,有時間就在手機上,扒拉找男人聊天,希望找到個喜歡的男人。
幾個月過去了,感覺上面真正想找老伴的人很少,還沒有遇上個能繼續談下去的人。多數是找靈魂伴侶、情人,和找女人聊天,打發時間消除寂寞的。
於是就找朋友、同事、同學、親戚給介紹。陳姐想這些人介紹的,都是知根知底,是比較靠譜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很快一個農村的親戚,給介紹一個60歲的男人姓朱。朱哥退休後就回了農村老家,工資4000多元,妻子因病去世好幾年了,兒子一家人在外地定居。
朱哥說如果女方,不願意去農村生活,他縣城裡有一套,120多平的房子出租著,可以去那裡住。陳姐想無論平齡、經濟條件還可以,於是就和親戚說,見面看看,有沒有眼緣再說吧!
相親那天,親戚坐著朱哥的車,一起去了陳姐家。
陳姐聽到敲門聲,就趕快過去敞門。看見朱哥站在親戚的後邊,微笑著看著陳姐。陳姐臉上掛著笑容說,來的很早快屋裡坐。
親戚笑眯眯的說,開車快就跑1個多小時,朱哥也附合著說,開車是挺快的。大家坐下,陳姐就泡茶給每人倒上一杯,喝著水磕著瓜子聊天。
陳姐這才上下打量朱哥,高大魁梧的身材,臉色紅潤,烏黑的頭髮,加上他談吐不凡的氣質。陳姐就暗暗高興,因為她就喜歡這種類型的男人。
陳姐也看到朱哥眼睛放光,一直盯著她看,就斷定他對自己印象不錯。兩人聊得很熱情投機,朱哥主動請她兩人共進午餐。
吃了飯朱哥又去陳姐家,一起說說笑笑,一直到太陽偏西,才戀戀舍開車兩人一起回家。
第二天親戚就給陳姐打電話說。朱哥讓我問問你,你對他的印象怎麼樣,他可對你印象很好。說你不僅漂亮,還很有氣質。
還說如果你兩能走到一起,他每月給你2000元錢,一切開支他自己負擔,說白了就是你不用花一分錢。你願意領證也行,搭夥過日子他也同意。
陳姐感覺這樣還不錯,說明對我還比較重視,捨得為我花錢。於是就和親戚說,那就再交往一段時間,互相多了解了解再說。
從此兩人每天都要找時間,在手機上聊天,聊開了就沒下線的時候,一直聊到吃飯,才不得不下線。朱哥隔三差五開車,去陳姐家裡約會。
半年過去了,兩人都感覺對方,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於是就開始搭夥過日子。婚後兩人非常高興,你儂我儂,形影不離。
手牽著手一起買菜;一起逛商場;一起散步;一起旅遊。家務活做飯,朱哥都搶著做。陳姐真得高興極了,找了個這麼好的老公。
但是結婚兩年後,兩人關係有點緊張。就是由於陳姐,年齡逐漸增長,很多時候不能滿足丈夫的需求,他就給她臉色看,也不做家務做飯了。
無論陳姐怎麼和他解釋,他的臉也不放晴,總是陰沉沉的。因此陳姐感到很苦惱,認為丈夫不理解自己,自己又不是故意的。
多麼希望丈夫,能夠多為自己想想,體諒自己,以感情為主,和好如初。
需求故然重要,但是夫妻深厚的感情,比需求還重要。作為丈夫,應該多為妻子著想,體諒她,包容她,只有這樣,夫妻才能相伴到老,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