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個機修工,在工廠里負責維護和修理各種機械設備。老李是個勤奮好學的人,他對機械有著獨特的熱愛。
儘管老李只有初中文化,但他的技術水平卻超越了許多同行。原本老李一個月有8000的基本工資,加上績效、各種補貼、全勤等福利,一個月能拿10000。
可自從疫情後,老闆就開始讓人事出台各種政策。原本每個月的500的全勤的取消了,改成每天三次人臉打卡,缺一次扣五十。
績效也大幅縮水,老李所在的維修部更是因為工作量少,被老闆直接砍掉了績效。補貼倒是還在,可原來的現金換成了優惠券,要買五千才能減一千,根本就用不上。
老李知道現在的經濟環境不好,而且他在公司也呆了多年,對公司還是有感情的,對於老闆的決定,老李沒有異議,依舊兢兢業業的做好本職工作。
然而,老闆卻對老李的付出視而不見,當老闆了解到老李一個月只修了三次設備還能拿八千的高工資後,老闆心裡非常生氣。
翻了翻老李的工作檔案後,老闆十分瞧不起老李的初中文化,而且老李在公司又不是關係戶,實在沒有理由讓老李如此清閒。
於是,老闆決定降低老李的工資,以此縮減開支,此時的老李並不知道這一切,今年公司新引進了一條生產效率更高的流水線,老李每天都在工廠里忙碌著。
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老李甚至在業餘時間自費去參加各種技術培訓。
那天工廠里的一個重要設備突然出現了故障,老闆和管理層的人都束手無策,這個設備一旦停止運轉,整個工廠的生產線都會受到影響,這無疑是公司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
正當所有人都在焦急萬分時,老李站了出來,他表示自己有辦法修好這個設備。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老李終於修好了設備。
老李的技術和執著讓所有人都為之讚嘆,甚至連老闆都對他刮目相看。然而,當老李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個月,最終看到工資條的時候,上面的5000塊卻刺痛了老李的雙眼。
老李找到人事詢問,人事也沒有辦法,說這是老闆的決定,老李找老闆理論,老闆卻說:
「你一個月修三次,憑什麼拿八千的高工資?我請機修公司的人來修,一次還不到兩千塊,我知道你是老員工了,我現在一個月給你五千你還不知足啊,我可沒有虧待你。」
老李有理說不清,最終被老闆請出了辦公室。當老李失落的把工資轉給老婆還房貸的時候,老婆大吃一驚的說:
「怎麼只有五千塊,這哪裡夠用啊?上個月婆婆剛住院,我的工資都給她付醫藥費了,你的八千工資原本正好還上,現在怎麼少了三千?」
老李把公司的事情告訴老婆,老婆不禁大罵:「你們老闆也太不是人了,你給他修好一條流水線,能幫他掙多少錢啊,他不但不給你漲工資,還一降再降,別乾了!」
老婆的一番氣話讓老李動了跳槽的心思,可老李已經40多歲,早就過了在人才市場的紅利期,但五千的工資實在不夠用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老李思慮再三,只能抱著試試的心態投了簡歷,沒想到簡歷剛放到招聘網站上,就陸陸續續有好多獵頭打電話給老李,想要以兩萬的高薪挖老李去上市公司。
面試過後,老李紮實的技術知識讓他很快就得到了幾家公司的肯定,一切都談妥後,老李直接辭了職,光速入職了一家重視維修的大公司。
讓老李萬萬沒想到的是,他走後不過兩個月,前同事就對老李說:「廠子突然就倒閉了,聽說老闆還欠了一屁股債,幸虧你走得早啊。」
聽到前同事的話,老李不禁感嘆:「看來今年確實生意不好做,找工作的事情得抓緊啊!」
前同事點了點頭,沒忍住道:「不是生意不好做,是老闆他活該,你走後,他把維修外包了,這才導致幾條流水線的機器全部磨損,生產的東西也都不合格,根本賣不出去。」
老李不敢置信的張大了嘴巴:「他可真是心大啊,開廠子的人難道不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設備嗎?我原以為他是故意刁難我,現在看來是他太無知了。」
對於老李的話,前同事十分贊同,他無奈的說:「攤上這麼個目光短淺的老闆,可苦了我們這些打工人,他這一破產,好多人連賠償金都拿不到,現在不少人跑到他家鬧事呢。」
這事老李也沒有辦法,只能安慰了前同事幾句,就結束了對話。沒曾想第二天老李居然接到了前老闆的電話,電話里前老闆聲淚俱下的求老李幫他再去修一下機器。
老李於心不忍便答應下班後過去看一看,但終究是為時已晚。看著曾經輝煌的工廠變成了一個人去樓空的空殼子,前老闆的臉上充滿了無盡的懊悔,嘴裡喃喃道:
「如果當初能夠及時關注設備的狀況,不貪那點小便宜,找靠譜的人定期進行維修和保養,或許工廠的命運會有所不同,我本想借錢東山再起,可現在設備已經修不好了可怎麼辦呢?」
老李不知道說些什麼,他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再怎麼樣他也無法同情前老闆,畢竟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