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義務管孫子,但你有義務照顧我」強勢婆婆被兒媳一招打敗

2022-03-26

「我沒義務管孫子,但你有義務照顧我」強勢婆婆被兒媳一招打敗

文:藍夢

圖: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俗話說,此一時彼一時。在日常相處中,如果婆婆依然以「過來人」的身份高高在上,指責兒媳做這個干那個,多半會引來兒媳的厭惡。

畢竟現在早就不是《知否》中盛華蘭所處的那個年代。

彼時男尊女卑,哪怕明知道婆婆是在算計她的嫁妝,一味地找她麻煩,她也只能忍著。

縱然她蕙質蘭心,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縱然她賢良淑德,一心想為丈夫誕下兒子;縱然她落落大方,執意維護夫家的面子。可一旦落個「不孝」的名頭,那麼即便她是名門貴女,也很難再有容身之地。所以盛華蘭後來有了兒子,成為丈夫眼中的功臣,也不敢在婆婆面前放肆。

現在是男女平等,女人智力、能力等不輸於男人。只要女人想要,多半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些女人比男人掙錢都多,在這種情況下,她又怎麼像盛華蘭那樣忍著?

所以婆婆的思想要及時轉變,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與兒媳和諧的相處之道,才有可能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否則迎接她的多半是淒涼。

就比如苗大媽。

苗大媽早年喪夫,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加之又捨不得兒子,於是只能在家裡苦熬。婆婆比較封建,覺得苗大媽克夫,為此從來沒有給過她好臉色。如果不是因為她生的是兒子,如果不是她能忍,甘願給小叔子帶孩子什麼的,估計在那個家裡早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好在兒子爭氣,上學從來都是名列前茅,後來又娶了市裡的姑娘,如今有房有車也算是安家到市裡了。

按說,她經歷過婆婆的刁難,應該好好對待兒媳才是。哪知苗大媽總想在兒媳面前擺譜,總想讓兒媳像她當年那樣伺候婆婆那樣的伺候她,所以總是在家裡指手畫腳。

即便兒媳說的是對的,她也不聽。有時候連她兒子都看不下去了,指責她事多。每次遇到情況,苗大媽就後悔自己當初生的是兒子,而不是貼心小棉襖。但是事已至此,說再多也沒什麼用。

於是苗大媽更恨兒媳了。好在兒媳體諒她養育孩子的艱辛,並未同她計較。倒是兒子看不下去,直接在不遠的地方租了一個樓,請她搬過去住。

儘管兒子一再表示這是他的主意,苗大媽還是將這筆帳算到了兒媳的頭上。所以在兒媳提出請她照顧孫子時,她一口回絕了。

因為苗大媽的這一決定,兒媳不能出去工作,兒子拚命養家。每每看到累得筋疲力盡的兒子,苗大媽非常心疼,但讓她幫忙帶孫子,她又不甘心,於是就只能這麼看著瞧著,偶爾指責一下兒媳不過是在家帶個孩子,連口熱乎飯都不給丈夫做。

起初,兒媳還會說抱怨兩句,都被她不冷不熱地擋住了。後來,兒媳連話都不說了。看著沉默的兒子,苗大媽心裡依然不是滋味,她怎麼就不能像當年自己那麼溫順呢?

孩子總會長大,就如同苗大媽總會變老。當苗大媽哆嗦著手連飯都做不好的時候,她知道,自己老了。最初,苗大媽是痛苦的,她無法接受自己成為一個沒有的人。後來她想通了,畢竟人總會遇到這一天,於是直接打電話讓兒媳辭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兒媳到時乖巧,直接丟下工作就回來了。她先是給苗大媽做好了晚飯,是苗大媽最喜歡吃的西紅柿打滷面;然後收拾了一下家裡,最後坐在椅子上看手機。

沒過多久,苗大媽的兒子也回來了。苗大媽知道兒子忙,趕緊讓他回去,說這裡有兒媳就行了。再說兒媳辭職了,以後家裡的重擔就落到他身上,所以他要努力工作。

沒想到兒媳插嘴,說她沒有辭職。苗大媽怒了,啥?那你讓我咋辦?

兒媳表示苗大媽現在只是不能做飯,身體上沒有什麼大毛病。以後,她不想在家就去養老院;如果喜歡在家待著,那自己就天天給她喊外賣。養老院與外賣兒媳都聯繫了,都表示沒有問題。

苗大媽當然不幹,表示養老是他們的義務,他們應該負擔起來。

兒媳糾正,是你兒子的義務,不是我的。隨後兒媳表示,當初自己讓苗大媽給她看一天孩子,苗大媽直接決絕,並說法律上沒有規定婆婆必須幫忙看孩子的……

沒等兒媳說完,苗大媽就說:「我的確沒有義務管孫子,但你有義務給我養老。」

兒媳呵呵一笑,然後離開了,徒留苗大媽母子大眼瞪小眼。

最後苗大媽選擇去養老院。她每天閒著沒事就喜歡去門口待著,看看兒子或許是孫子有沒有來。步入中年的兒子更忙了,上了高中的孫子也更忙了,所以來這裡看她次數最多的是兒媳。

兒媳說話總是文文靜靜的,也懂禮貌,養老院許多老太太都喜歡她,甚至都有人懷疑苗大媽說兒媳不孝是在說假話。苗大媽很是著急,但又不知道如何反駁,於是她越來越沉默了……

婆媳是一對特殊的存在,她們不是母女,但卻以母女相稱;她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卻因為一個男人的存在而不得不妥協。

為此,相處起來就比較困難。近了,擔心給對方的生活造成干擾,從而影響兩人的感情;遠了,又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是只要兩人有心,尤其是婆婆能夠主動放下長輩的架子,以誠相待,那麼身為小輩的兒媳自然也會投桃報李,從而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因為網絡的出現,我們看到許多鬧矛盾的婆媳,但也有許多相處和諧的婆媳,她們或許不會成為親母女,但也能和和睦睦的生活。

怕就怕在,婆婆總喜歡倚老賣老,肆意插手兒子兒媳的生活,或者總想以「帶孩子」讓兒媳伏小做低。現在早已經不是舊社會了,婆婆的思想得改正一下,否則最終痛苦的可能是兒子以及自己。

人與人相處,勝在將心比心。婆媳相處也是。

END.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