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也變得越來越有錢了。作為父母,他們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更是有求必應。即使是孩子結婚以後,他們心中也放心不下孩子,覺得沒有自己,他們就不能生活,所以對孩子們給予經濟上的補貼。
但是他們忘記了,孩子早就是一個成年人了,甚至於他們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父親。作為成年人,他們就應該承擔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父母不應該幫孩子逃避責任,甚至幫孩子們承擔份責任。
孩子們也不應該過多的依賴父母,自己長大成人以後,要充分的認識到自己身份的變化。當然父母是你永遠的後盾,可是並不意味著生活當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父母替你解決。如果一切事情都仰仗著父母,甚至自己的生活都需要父母支持,那不就是「啃老」嗎?
01.孩子結婚,父母忙前忙後把一切都準備好。
劉輝和張瑩兩個人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在第一次見面當中,兩個人對彼此的印象都非常好。後來隨著接觸,他們都覺得彼此是比較適合的那個人 自己也到了適婚的年紀,於是兩個人就確立了男女朋友的關係。
在兩人談了有一年的戀愛以後,雙方家長都非常著急。因為兩個年輕人是通過相親認識的,所以雙方家庭都對對方的家庭經濟狀況有一定的了解。現在兩個年輕人相處的也很好。於是就催著孩子給兩家人安排見面的事情。
主要兩個年輕人本身的年紀就不小了,張瑩24,劉輝27,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已經結婚了。
在父母的催促下,這對年輕人很快的,就安排了兩方的家長見面。對於兩個人婚事的商量,他們兩個人更是插不上嘴。全程都是雙方父母商量好了,把事情告知了兩個年輕人。劉輝的父母對於張瑩這個兒媳婦還是比較寶貝的,張瑩家提出任何條件,他們家都表示願意接受。
兩個人的婚紗照都是雙方家長挑選的照相館,全程都是劉輝爸媽出錢。張瑩當時挑選婚紗時也拉著婆婆一起去了,但衣服的選擇更多是根據張瑩的喜好,張瑩把婆婆叫上去是想讓婆婆出錢。
對於婚禮的準備,雙方家長更是覺得兩個年輕人對這件事情一點都不懂,全程都是兩家的家長一起指揮商量和團隊協商的。張瑩和劉輝全程按照兩家父母的吩咐進行婚禮的流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