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掙的多的一方會覺得掙的少的一方拉低了家庭總收入,導致很多原本很容易實現的心愿變得不容易達成。
而掙的少的一方則會覺得掙的多的一方花錢大手大腳,不懂節儉,總是對一些做不到的事情抱有幻想。
總的來說就是收入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水平,不在一個生活水平上的人在一起久了,日子一定不會很融洽。
其次收入不對等也會影響雙方父母對夫妻兩的看法。
如果男方掙的多女方掙的少,婆婆常常會認為自己的兒子在家庭中能高人一頭,連帶著她這個做母親的地位也高了不少,常常出現婆婆欺負兒媳婦兒的問題。
如果女方掙的多而男方掙的少的,男方也常常會遭到岳父岳母的嫌棄,甚至出現很多女方父母看不起男方的情況。
我們可能會說父母那一輩太過勢利,但很多事實證明,即便父母不干預,收入差異較大的家庭依然更容易離婚。
第二:半路夫妻,很難交心。
都說妻子還是原配的好,半路夫妻,多少都帶著點利益的味道。
為什麼說半路夫妻很難走的長久,首先是結婚的動機。
大多數半路夫妻,選擇結婚都是希望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換句話說就是想找個人來分擔自己的經濟支出。
尤其是頭婚有過孩子的,更多會為自己的孩子多做考慮,在金錢的問題上就會考慮的比較多。
一旦和錢扯上關係,自然要心思縝密的謀划算計,不能讓自己吃一點兒虧了。婚姻里如果只剩算計,那這日子也過不了多久。
其次是半路夫妻大多沒有太深的感情,在對方遇到問題的時候,很難不顧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對方。
如上文中媽寶男的後妻,嫁進門的時候就帶著目的,想要母憑子貴,過坐享其成的生活,對丈夫並沒有感情,以至於在丈夫的生意破產後,後妻沒有一點不舍就離開了。
半路夫妻很難交心,所以選擇再婚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考慮,以免重蹈覆轍。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