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的葬禮上,緊張的氣氛比悲傷還要濃重。夏麗剛剛走進家門,嫂子就迎面走了過來,語氣中充滿了指責:「你怎麼來了?你已經是外人了,這裡的事跟你無關。」
夏麗感到一陣心酸,回答道:「嫂子,她是我媽,我怎麼能不來?」
嫂子冷笑著說:「哦,是來分遺產的吧?我告訴你,你是外嫁女,這裡沒有你的份。」
夏麗的大哥這時介入了談話:「媳婦,別這麼說。她畢竟是媽的女兒。」
嫂子不屑地反駁:「老公,你太軟弱了。她嫁出去就不是這個家的人了,我們家的事她別來管。」
夏麗感到被冤枉,憤怒地說:「我只是來送我媽最後一程。至於遺產,我沒有任何想法。」
嫂子卻不相信,更加激動地說:「你們這些外嫁女就知道回來分家產!我們家的東西,你休想分到一分錢!」
大哥試圖平息爭執:「夠了!我們應該團結,而不是在媽的葬禮上吵架。」
夏麗的心情極度沉重,她沒有想到母親去世之後的第一件事,竟是家庭內部的爭吵。她看著嫂子憤怒的臉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和痛苦。
自從夏麗出嫁後,她就感受到了嫂子對她的明顯排擠。每逢節假日回娘家,嫂子總會找機會刺激她,有時是一句冷言冷語,有時則是更直接的指責。嫂子常說,「你已經是外人了,別來干涉我們家的事。」
這些年來,夏麗一直盡力忍耐,試圖不在意這些刻薄的話語。她知道,作為外嫁女,在傳統觀念中確實有些地位上的差異,但她從未想過這會影響到她和母親的關係。
然而,母親的去世卻成了家族矛盾的爆發點。嫂子的態度變得更加極端,她甚至在葬禮上公然表示不歡迎夏麗的參加。嫂子的言行徹底觸碰了夏麗的底線,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悲傷。
夏麗本以為能夠在家人間找到一絲慰藉,但嫂子的行為讓她感到絕望。她心中充滿了疑問和不解:為什麼嫂子要如此對待她?她是不是真的就不再屬於這個家了?這種衝突不僅僅是關於遺產的分配,更關乎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和歸屬感。
葬禮那天,夏麗偷偷回到了家中,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思念和對家庭衝突的擔憂。但她的出現很快被嫂子發現了。
「你怎麼又回來了?是不是覺得有機會分到遺產?」嫂子的聲音尖銳,充滿了懷疑。
夏麗忍住淚水,堅定地回答:「我只是想來看看媽,和她告別。」
嫂子冷笑著:「告別?我看你是別有用心!你是外嫁女,母親的遺產跟你沒有關係。」
夏麗的大哥,也就是嫂子的丈夫,這時走了過來,面對嫂子的不理智,他終於爆發了:「夠了!媳婦,你怎麼能這樣對待夏麗?她也是媽媽的女兒,有權利來這裡!」
嫂子憤怒地回擊:「你總是向著她!不要忘了,你是這個家的長子,應該為這個家考慮!」
大哥的臉色沉了下來:「我知道我的責任,但我也不會容忍你對我妹妹的不公平對待。」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