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老師三千元,多年後他十倍奉還,老師說:你用什麼回報養父呢
李成剛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撿來的,養父李得祿從來沒瞞過他,畢竟不是自己是生的就不是自己生的,這個是瞞不了的,早晚也都是會知道的,甚至還帶他去看了撿他的地方。那是一個小樹林裡,很少有人走動,所以基本可以肯定他的親生父母並不是很希望他活下來,就讓他丟在來那個小樹林裡面了之後自己也還是很想讓那個孩子自生自滅的,如果是沒有人看到的話,那個孩子就這樣去世在哪裡了。
李得祿在撿到他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看到眼前的這個小孩子之後也還是很愛不釋手的,想著自己如果是撿到了這個孩子之後就要將他養大,到時候也還是能夠有個人陪著自己說說話,也不至於太過於孤單,他是個從來沒結過婚的老光棍,嚴肅刻板。他對李成剛其實談不上多好,將他帶回去之後,無非是給口吃的,穿的也都是撿的或者別人送的舊衣,而且,從來不願跟他多說一句話。
那時候李成剛從來沒覺得苦,只是多了一張會吃飯的嘴巴而已,所以平時的話也還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的。改變是因為讀了小學後。那時候一個教室二十多個人,他悲哀地發現,整個班上就他穿得最破,吃得最差,因為這,沒人願意跟他做朋友,有時候也會感覺到自卑,自己也不會很大膽的去跟別人說話,然後平時的話不管是自己幹什麼都不會非常的有底氣,所以也很羨慕別人的生活。他回家哭訴,但李得祿很冷漠地跟他說:「我沒有錢,我把你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他開始恨父親,為什麼這麼窮,如果是自己的父親有錢一點的話,自己現在的生活也不至於這麼慘,還被人瞧不起。
所幸,他有一個好老師,老師姓張,她命令全班的人不許歧視李成剛,同時告訴他,要想讓別人真正尊重你,你就要比別人學得好。李成剛就很刻苦地學習,他每次都考第一,但父親永遠是那樣冷漠,從來不肯表揚他,只有張老師真正為她高興。
李成剛後來上了市裡的重點高中,除了學費外,還有很多開支,每次去找李得祿要,他都會愁眉苦臉的,讓李成剛很難堪。後來,李成剛就不想去找他了,還好,張老師說過,有困難可以找她。李成剛就跟她借錢,然後把借的每一分錢都記在本子上,他對自己說,以後一定要十倍地償還張老師。
後來,李成剛考上了重點大學,他回家跟父親報喜。李得祿點點頭,說:「行,不用我再養著了。以後,你賺了錢,願意給我幾個就給幾個,不願意給,我也絕不說你。」李得祿一直認為,自己撿的這個兒子是緣分,即便是自己養大了他,可是,他也帶給自己很多歡樂呀,所以,他們不存在誰欠誰的事。緣去緣散,順其自然。
李成剛大學的學費都是自己掙來的,因為要掙錢,所以幾年都沒回去。大學畢業後,他跟幾個同學做了公司,因為虧本,幾個人先後退了,只有他堅持了下來。後來大環境變好,也賺了些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天,李成剛去見個客戶,一進酒店,突然見到張老師。雖然多年沒見,但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對方來。能這麼遠的地方相見,兩人都很高興。一聊起來,才知道張老師現在已經退休了,這會兒正跟著旅遊團來這裡玩。
晚上,李成剛請了張老師吃飯。席間,他提到了以前張老師的幫助,幾度哽咽,又拿出自己記帳的本子,他早就算過了,那些年從張老師手中借了三千多元,他拿出三萬元來,說:「張老師,您的恩情我永遠難忘,請讓我小小的回報您一下。」
張老師看著錢,突然問了一句:「你有多久沒回去看過你父親了?」李成剛一愣,有多久了?從讀高中後,十幾年裡只回去過兩三次吧。
張老師嘆了口氣,說:「我當時只是個代課教師,一個月就一百多工資,還要養家餬口,哪還有餘錢。那錢,全是你父親給的,你不願跟他聯繫,所以,他才把錢放在了我這兒。「
父親?李成剛瞠目結舌。
「再者說,我只給你三千多,你就十倍還我,那麼你養父給了你生命,你怎麼去還他?」張老師站起身來,「說實話,我看不起你。」隨後就走了。
第二天,李成剛回到老家,看到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老漢,忍不住「撲通」一聲跪在他面前。
(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