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夏日, 在戀人荷西的邀請下, 三毛終於踏上日思夜想的撒哈拉沙漠。
走進這片漫漫黃沙時,恰好是撒哈拉的黃昏。
夕陽的餘暉將世界渲染成一片片斑駁的紅,無邊的空曠中,駝鈴不再,唯有寂寞的風緩緩流動,為夏日的大地帶來詩意的悲涼。
當與闊別三月的戀人會和時,三毛卻有了近乎心碎的疼惜。
漫天黃沙的舞動中,那個帥氣的西班牙男孩,眼神早已不復往昔明亮。
肆虐的季風,將他的頭髮吹得亂糟糟,就連鬍子上都有了土屑,原本英俊的臉上,更是被勾勒出一道道土色的紋絡,似乎含著命運隱痛的創傷。
短暫的三個月分離,卻給了荷西三年的蒼老。
這樣的變化,讓三毛先是無比震驚,而後更感受到刻骨銘心的心痛:對於荷西,她心中始終懷著虧欠,在三毛看來,正是自己執意定居撒哈拉的想法,才讓這個陽光英俊的男孩,困在貧瘠和偏遠的黃沙世界裡,生命儘是孤獨和寂寥。
但同樣的,正是荷西的包容和成全,也讓三毛無比慶幸:自己遇到了真愛。
因為這個男孩的出現,讓她的心有了安定下來的打算,她不願再流浪了。
也是這一年,三毛給父母寫去最簡單的信件:第一次想結婚了,嫁給荷西。
此後的歲月,這片荒涼、蒼茫、孤寂和傲慢的沙漠,成為三毛與荷西相愛的交融點;而從不被世俗染指的三毛,也以率真自由的活法,成就了一場驚世駭俗的婚禮。
物是人非的多年,再去見證那場與眾不同的婚禮,才發現:有太多不被察覺的細節,也昭示了兩人的愛情悲劇。
想來,情深緣淺,從來就是命中注定!
走進撒哈拉的三毛,正式有了結婚的想法。
可無奈,她與荷西的結婚手續辦得並不順利。
撒哈拉沙漠居住的人,有他們自己的風俗;三毛與荷西這對外來異鄉人彷彿天外來客,讓大家無比震驚。
特別是得知兩人要結婚後,法院的老秘書,直接抱來一大摞書籍。
把上面的灰撣了撣、並緩緩揉了揉眼睛後,老秘書才開始找書;他一邊翻找,一邊琢磨,用了大半天時間,才終於弄清結婚需要的文件:出生證明、單身證明、居留證明、法院公告證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