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是一位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她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影星和歌星,那時候沒有電視,否則影視歌三棲也不在話下。
她原唱的《夜來香》等歌曲流傳至今,日本劇場的七圈半事件盡顯其魅力。她的傳奇經歷被多次搬上熒幕,並改編成歌舞劇演出。
她曾以中國人形象出演一些所謂日滿親善的電影,並因此在戰後險些被當作漢奸判處死刑。她為此一直在深深懺悔,並在後半生致力於中日友好。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日本和中國是她的父母之國,她愛日本也愛中國。
撫順這座城市出過不少名人,僅在文體圈就有王楠、佟大為、於和偉等人,但最特別的莫過於李香蘭。
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知道撫順曾出過這樣一個在中日都有很高知名度的大明星,雖然這是事實。
李香蘭把撫順視為自己的故鄉,所以回憶錄的第一章就是撫順時代。1998年和日本NHK電視台合作紀錄片《遙遠的旅程》的第一站自然也是撫順。
那麼,作為李香蘭同鄉的現代撫順人,也應該對李香蘭在撫順的經歷有所了解。
李香蘭,日本名山口淑子,1920年出生在奉天附近的北煙台(遼寧燈塔)。出生不久舉家移居撫順,她的童年在撫順度過。
在日俄戰爭獲勝的日本將撫順煤礦作為戰利品收入囊中,並以滿鐵附屬地為基礎,不斷拓展地盤。隨著採煤的不斷發展,先是在千金寨設立日人區,後來又在永安台地區規劃新市街。大批日本人前來定居,撫順成為他們嚮往的地方,這就是當時的時代背景。
據李香蘭回憶,他的父母是在撫順相識的,看來這一家子的確是和撫順有緣。她家住在市中心的東六條通,有張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的撫順市街地圖就準確標註了山口家的位置。對面是實業協會和一家醫院,左鄰是一家洋服店和齒科門診,右舍是當時的一家旅店叫筑紫館。出門向西是中央大街,向北是東四條商業街,向南是東七條通。公會堂、女子學校、郵局、市公署、警察署等都在附近。
晚年的李香蘭回撫探望,發現原來住的平房不見了,原址已改建五層樓房。家對面的實業協會舊址還在,只是改為群眾藝術館。她用流利的漢語和看門的大爺攀談了幾句,沒想到看門大爺居然能聽懂日語,李香蘭有些意外驚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