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努內父母還算高興,鄧忠剛不失時機、主動出擊,他大著膽子說:''把你們的女兒嫁給我,我不會讓她受一點委屈,還讓她天天吃到中國美食。''
就這樣,努內的父母態度出現鬆動,加上努內的努力,事情出現轉機。
當鄧忠剛回過頭來跟自己父母商量的時候,沒想到的是,他們二老也不同意。天上掉下一個洋媳婦兒固然開心,但他們怕自己的窮家留不住這個洋妞,最後再跑了,豈不是成為鄉親們的笑柄。
這種事情鄧忠剛哪肯讓步,關鍵時刻他絕不想掉鏈子,父母的意見,左右不了他的選擇。
雙方的父母一看,都無法阻攔這對情深似海的戀人,只能做出讓步。
半年之後,鄧忠剛和努內在葉里溫的一家教堂內舉行了婚禮。1996年的金秋,鄧忠剛的愛情也收穫了累累碩果——一對雙胞胎女兒降生到了世間。
由於工作緊張,鄧忠剛無法回國給女兒辦理戶口,就讓她們加入了亞美尼亞國籍。
1997年元旦,鄧忠剛產生了回國的打算,因為父母已經年過六旬,身體也不大好,他想在父母身邊盡孝,免得將來留下遺憾。
努內聽了,二話不說就答應了。看來她也對中國的俗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理解得足夠深刻,得,我跟你回去。
努內的父母這邊卻亮起紅燈,因為兩國相隔萬里,女兒這一走,怕是很難回來,一個女婿半個兒,尤其是個會做飯的女婿,再說還有這麼可愛的兩個外孫女,他們也想晚年有個伴,捨不得分離。
說真心話,努內也想跟丈夫留在父母身邊,但是她明白,鄧忠剛是個戀家的人,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他也註定不會快樂。
於是,努內還是說服了父母,在春節期間跟丈夫回到了山東的婆家。
鄧忠剛帶著洋媳婦兒和一對洋娃娃們回家,成為當地轟動一時的新聞。不但鄉親們扶老攜幼前去看稀罕,電視台的記者也蜂擁而至。
「婆家人」的熱情,出乎努內的意料,她被中國人的好客而感動,同時她也熱愛上這片土地,決心紮根山東,當好中國人的媳婦。
半年之後,她已經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媳婦,系上圍裙下廚房,給家人蒸饅頭,扛起鋤頭下地種糧種菜,養了一萬多隻雞,端起碗大口大口吃海鮮,還扯著嗓門招呼母雞吃食,給豬仔上料。
要不說女性在語言方面都具有天賦,很快,努內的膠東話也說得非常流利,張嘴就是一股子海蠣子味兒。
鄧忠剛這個粗獷的山東漢子,心思卻十分細膩,他非常疼老婆,經常買努內喜歡吃的羊肉,還買了一台麵包機,做她愛吃的麵包。
他還在2000年邀請岳父母到中國來,為他們預定了飛機票。
岳父母看到女婿如此善解人意,臉上樂開了花,因為他們知道,女兒在中國不會受委屈。
來到中國後,他倆也從女兒的身材變化,看出了這一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