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媳婦月子快坐完了,你接我回去吧」「家裡沒你位置了」
01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難免會有偏心的情況發生。
但如果控制不好,就會給不受重視的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接下來案例中的男主人公,就在母親的一次次傷害中,選擇遠離自己的親人。
尹偉成一直到三十三歲的時候,才把婚姻大事落了定。
要說他這麼晚結婚,可不是眼光高挑剔的緣故。
因為家裡條件一直不到位,直到去年才把婚房的事情搞定。
娶了媳婦李欣雅後,他的心情越來越好,也總算有一個知心人說說話。
他下面還有個妹妹,比他小五歲,尤為討母親的喜歡。
妹妹自小就機靈嘴甜,從父母到鄰居都十分的喜歡她。
為了這個妹妹,母親可謂是偏心到了極致。
不僅小時候嬌生慣養,長大後她的婚事也排在尹偉成前面。
因為家裡經濟一般,所以母親的計劃是讓這兩兄妹錯開結婚。
按道理說哥哥比妹妹大,自然是先安排他的婚事。
可母親偏不,為了讓女兒嫁妝豐厚點,到處託人說媒,非要把女兒先嫁出去。
出嫁時還陪了一輛價值不菲的汽車,據說還有一張存摺。
而對待尹偉成,老太太就說男孩子晚點結婚才好。
這不,他這一耽擱,就拖到了三十好幾。
老太太眼看著兒子不能再拖了,才把老房子賣了,湊了錢重新買下了新房。
有了房子這婚事就好說多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尹偉成就認識了李欣雅。
交往了不到一年,兩家老人就催促著他們結婚。
婚後尹偉成帶著妻子,便和母親住在了一起。
他和妻子婚後的感情越來越好,唯一不太舒服的就是母親的做法。
原來老太太雖然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但這心一直都牽掛著女兒。
兩人沒事就通電話或者開視頻,雞毛蒜皮的事也說的不亦樂乎。
不僅如此,老太太還明里暗裡的補貼女兒,生怕她手裡沒錢。
有一次尹偉成想吃些螃蟹,就讓準備買菜的母親去買,可母親一聽螃蟹就跑回來找他要錢。
原來老太太是嫌螃蟹貴,非讓尹偉成再給五百。
說實話尹偉成因為這事心裡不舒服了好久,因為每月他都會給母親兩千的伙食費。
再想想母親隔三差五的去妹妹家買蝦買雞,心裡難免有些難受。
他稍微算了算,就發現母親大概是拿著他們給的伙食費貼補了妹妹。
可他畢竟是兒子是兄長,所以即使不舒服,但也不準備計較了。
日子本來就這樣平淡的過著,倒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直到尹偉成的妹妹懷孕後,家裡的形勢慢慢發生了變化。
妹妹懷孕後,老太太異常的高興。
第一時間趕到女兒家,還拎了燕窩等名貴的補品。
她不停的叮囑女兒要注意營養,沒事就要多休息。
就從女兒懷孕後,老太太隔兩天就坐著公交去送菜送水果。
令全家人都沒想到的是,兩個多月後妻子李欣雅也懷上了孩子。
這可把尹偉成高興壞了,畢竟他都快三十五了,這忽然要當爸爸了讓他很激動。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當天晚上他就跟母親高興的說道:「媽,欣雅懷孕了,您要當奶奶了哈哈哈。」
老太太剛從女兒家回來,只是有些疲累的說:「噢懷孕了啊,這挺好的,哎呀就是後面跟你妹妹堆一塊生不好照顧啊。」
這話猶如一盆涼水,把尹偉成的欣喜和愉悅澆了個乾乾淨淨。
他當時就一句話沒說,板著臉去了自己臥室。
他賭氣似的對妻子說:「老婆,你現在懷孕了就是我們家的功臣。你說你想吃什麼,燕窩還是阿膠,我明天就去給你買。」
妻子李欣雅是個挺溫柔的人,看丈夫這樣就笑著問他怎麼了。
尹偉成像小孩子嘔氣說:「沒什麼嘛,就想讓你吃些好的。別人能吃,我老婆也能吃!」
說完就氣呼呼的去客廳,拿著手機下單去了。
本來尹偉成以為母親的偏心還是有分寸的,直到這次妻子和妹妹同時懷孕後,他才發現母親的冷血。
從懷孕時,他就發現母親僅僅積極的給妹妹做好吃的。
有時雞湯做多了裝不下,才會舀出一碗給李欣雅留著。
不僅如此,在女兒率先生下孩子後,老太太便直接搬到了女兒家,全然不顧即將生產的兒媳婦。
而尹偉成眼看母親去了妹妹家,只能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妻子。
直到妻子生下了一個七斤多的兒子後,他才鬆了一口氣。
可妻子接下來就要坐月子了,想著妹妹那邊應該完事了,他就趕緊給母親打去了電話。
電話很久才通,他開心的說道:「媽,欣雅生了個男孩,您有孫子啦。我妹應該做完月子了吧,你趕緊回來照顧一下欣雅啊。」
可母親一聽竟然說:「偉成啊,你知道你妹妹是早產,恢復的慢吶。我這邊走不開,你看李欣雅媽媽有沒有空啊。」
說著直接掛了電話,只剩下一陣電話忙音。
尹偉成氣的攥起了拳頭,恨不得朝自己捶兩拳。
可虛弱的老婆和襁褓中的兒子,讓他恢復了理智。
他只能拿出三萬多塊請了一個月嫂,哪怕他苦一點,也不能委屈了老婆孩子。
李欣雅很快知道婆婆不願意來的事情,平時好脾氣的她,現在也非常不高興。
在月嫂的精心護理下,李欣雅順利出了月子。
可這時老太太卻給兒子打來了電話:「兒子,你媳婦月子快做完了,你接我回去吧。你妹妹這忙的差不多了。」
可尹偉成這次卻生氣了,他冷冰冰的說道:「媽,你還是在妹妹家待著吧 家裡沒你的位置了。」
說完便掛了電話,而老太太在電話那頭忽的一身冷汗。
她深知女兒女婿不可能給她養老,可打了十幾個電話,兒子兒媳都拒接她的來電……
案例中的老太太終於在幾次三番的偏心中,徹底傷了兒子兒媳的心。
這告訴我們老人不僅要儘量一碗水端平,更要明白在家庭中以下的兩點啟示。
02
一:偏心的父母最傷子女心。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樣的渴望愛,渴望被呵護。
而在非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愛總是容易發生傾斜。
可能是重男輕女,可能是喜歡最小最弱的那個孩子。
總之,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家長確實不多。
但是明智的父母,會儘量讓偏愛的偏差儘量減小。
否則過度的偏心,就會傷害到另一個孩子。
案例中糊塗母親的行為,無疑是斷絕母子關係的做法。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