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都是肉長的,都要將心比心,不要覺得自己的父母是親人,別人的父母就不是別人的親人。在對待公婆和岳父母時,小夫妻最好一視同仁,要知道雙方的父母都是親人。
沒有誰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都是父母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所以父母老了時,為人子女者都要贍養父母。子女給父母養老送終,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
兒媳跟公婆之間,自然不如跟自己父母來得親。但不管情感上怎樣,只要公婆也是為兒子盡到責任的,那兒媳就不能阻止老公去盡孝。
夫妻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公婆有事時,妻子幫著老公一起盡孝;岳父母有事時,丈夫幫著妻子一起盡孝,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老人。夫妻倆同心同德,共同面對各種事情,這個小家庭才能建設好。
公婆全款買的婚房,兒媳不同意生病的婆婆來住
當年,陳旻在選擇結婚對象時,有兩個姑娘同時追求他。一個是家裡的獨生女,另一個是家裡還有個哥哥的,最後陳旻選擇了家裡有哥哥的這個姑娘。
因為獨生女的話,岳父母肯定捨不得女兒嫁出來的。將來生的孩子跟誰姓,還要給岳父母養老送終等,都會是問題的。陳旻的父母是想按老傳統娶兒媳的,所以陳旻思來想去後,選擇了那個家裡有哥哥的姑娘。
結婚時,既然按老傳統辦,那男方自然是要置辦婚房的。陳旻的父母想給兒子貸款買婚房,首付由他們老夫妻倆出,但女方堅決不同意,要求男方全款買婚房。
父母咬咬牙答應了,然後老夫妻倆到處籌錢,好不容易幫兒子全款買了婚房。婚房裝修好後,父母就按老傳統幫陳旻辦了婚事,給了女方家16萬彩禮錢。
陳旻結婚後,他和妻子住在城裡的新房子裡,父母住在鄉下的老房子裡。父母為了還債,省吃儉用的,一把年紀了還在拚命打工。陳旻很心疼父母,但父母覺得沒什麼,對他們來說只要兒子幸福就可以了。
婚後第二年,妻子生下了兒子,一家人自然是很高興的。陳旻的母親就打算來照顧兒媳坐月子了,可兒媳不要她照顧,要讓自己母親照顧。陳旻和母親都沒意見,岳母照顧應該會更好,免得婆媳產生矛盾。
陳旻的母親就給了兒媳一萬塊錢,算是表表他們老夫妻的心意,感謝兒媳給他們生了一個大胖孫子。後來,妻子出月子了,但她依然要自己母親照顧她和孩子,岳母就繼續留在陳旻家裡。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