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婆媳是社會關係,母女是親情關係。」
簡單一句話,道出了婆媳相處的真相。
婆媳相處,先做好本分,再講情分,有多少婆媳,因為越界而讓彼此水火難容。
劉婆婆和兒媳晨晨就是如此,因為一碗餃子,鬧到了雞犬不寧的地步,究其原因,跟界限感有關。
01.兒媳坐月子帶3個孩子,婆婆說風涼話
晨晨和丈夫是相親認識,兩人感情還不錯,婚後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顧大寶和二寶。
照顧2個孩子註定忙碌,接送大寶上學,二寶只能交給婆婆照顧,而晨晨又懷了第三胎,她發現一些事情,婆婆做得不是很合適。
有次她著急送大寶,就讓婆婆幫忙煮一碗餃子,喂給2歲多的二寶吃,而婆婆把餃子端給二寶後,就去跟自己的哥哥說話,讓二寶一個人在院子吃。
孩子拿勺子還不是很熟練,餃子掉地上了,就想從地上抓起來吃,等晨晨回家,看到二寶把餃子抓得稀爛,嘴角還有泥巴,他把從地上撿起的餃子,正在往嘴裡塞。
再看婆婆,和幾個人在客廳聊得熱火朝天,她很生氣,問婆婆為何不照顧孩子吃飯,婆婆看了她一眼,道:「真是沒規矩,沒看到我在跟長輩說話嗎?」
在婆婆看來,她幫著照顧孫子是情份,兒媳應該懂得感恩,不能因為一些事情指責自己。
但在晨晨看來,孩子的健康很重要,婆婆既然答應了幫忙照顧孫子,就應該盡心盡力,如果自己奶奶都不用心,她不知道該把孩子交給誰。
兩人因此產生一些口角,婆婆一氣之下不給看孩子了,趕上晨晨肚子裡的孩子出生,她一個人要坐月子,還要照顧3個孩子,晚上睡不好,白天還要忍受婆婆的指桑罵槐,心裡很委屈。
02.丈夫態度模糊,是矛盾的導火索
婆媳之間有矛盾,如果丈夫能夠在中間調和一下,相信也可以緩解。
但晨晨的丈夫是典型的媽寶男,他得知妻子跟母親有矛盾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指責妻子。
「我媽那麼大年紀,還幫我們照顧家,你應該懂得感恩,我爸身體不好,里里外外都需要我媽,你就不能退讓一步,你要是不懂事,會讓我很難做。」
晨晨不能理解,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丈夫雖然會往家拿生活費,但自己照顧3個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在遲遲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後,她選擇了轉移情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