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是處於忍耐的狀態,不管是面對自己的上司還是面對自己的家人,人都有著極其強大的耐力,有不少人的婚姻都靠著忍耐走到了最後,忍著忍著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但是一個人的忍耐力再怎麼樣強大,它終究還是有底線的,很多的夫妻之間離婚,問題也並不是出自夫妻兩個人的身上,而是因為家裡的老人實在是太過於能折騰,甚至折騰到了即便夫妻兩個人的感情再好婚姻也無以為繼,折騰到了一個人忍無可忍的地步。
夫妻之間說到底還是同齡人,共同語言比較多,而和公公婆婆之間就不一樣了,兩個人之間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而這些矛盾最後也會體現在夫妻之間。
老人總是希望家裡大點兒的能夠幫著照顧一下小點兒的,就有了那句讓很多人都煩躁的你年齡大,你就應該讓著弟弟和妹妹,這種話說到底還是偏心,如果小的那一個年齡太小,父母甚至會去道德綁架自己的另一個孩子,反而把自己要承擔的責任推卸得一乾二淨,但是說到底還是憑什麼呢,尤其是對於嫁過來的女性而言。
王瓊家裡就有這麼一對喜歡折騰的公婆,還有一個可以當她兒子的小叔子,因為小叔子的年齡太小,所以公婆可以說是偏心偏到了天上,對著他們夫妻二人提出了各種各樣努力的要求,還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覺得他們夫妻就應該幫著自己的弟弟,王瓊是覺得幫忙可以,但是人總得懂得感恩吧,這種態度任誰都接受不了。
01.家裡的老人實在是太能折騰了。
王瓊跟丈夫劉奇剛結婚的時候其實是跟自己的公婆住在一起的,王瓊是不介意這些的她本來還想的家裡人多還熱鬧一些,只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公婆這麼能折騰,尤其是她的那個公公。
王瓊的公公身上的大男子主義氣息十分的嚴重,在家裡可以說是完全的說一不二,你如果敢反駁他他甚至會直接和人動手,即便錯誤在他,他也會選擇死鴨子嘴硬絕不會承認。
有一次他在外面下象棋,就因為別人不讓他悔棋,他直接跟別人動了手,旁邊的人怎麼攔都攔不住,當時家裡只有王瓊一個人在,鄰居打電話讓她過來,王瓊連忙趕過去拉架,但是公公的力氣太大,他還嫌王瓊礙事,直接推了她一把,王瓊的胳膊直接蹭破了,後來對方見公公這人實在不講理就走了,而王瓊就在那麼多人戲謔的目光中領著公公回家了,公公是一路走一路罵,還嫌棄王瓊胳膊肘往外拐,不幫著自己受傷了也是活該,後來公公把心裡的火氣基本上都發泄在了王瓊的身上,王瓊知道公公的為人,她要是多說一句以後都不能安寧了,就回家自己上了點藥。
晚上劉奇回家,聽說了這件事情就說了公公兩句,公公的脾氣上來了要把劉奇給趕出家門兒,哪怕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能說自己半點不是,婆婆在一旁攔著,讓劉奇馬上道歉,劉奇不情不願,王瓊在一旁看著,嫁過來這些年早就已經習慣了這些,反正家裡的什麼事情都要順著公公,你一旦不如他的意他就開始各種打砸,家裡的東西都不知道換了幾批了,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夫妻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還比較好,王瓊覺得自己堅持不到現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婆婆身上的毛病也不少,王瓊也不止一次的被婆婆氣到,就像王瓊剛懷孕的時候,她的各種反應都特別的大,王瓊希望去醫院檢查,但是婆婆總覺得現在的醫生技術都不好,總覺得現在醫療科技都不安全,對人的身體有害,人就得靠自愈,她一直攔著不讓家裡人去醫院,覺得挺一挺就過去了,但是王瓊吐的厲害,最後還是去了醫院,醫院檢查完了說是正常現象,婆婆總覺得這些錢花的冤枉,就這一件事翻來覆去的拿出來說,說王瓊浪費錢,說到王瓊最後都麻木了。
02.對自己的公婆實在是忍無可忍。
像這些亂七八糟的事王瓊最後都選擇了忍耐,看在他們是長輩的份上,王瓊也實在是不願意跟他們起衝突,但是讓王瓊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公婆身上的明目張膽的偏心,王瓊有一個小叔子,最神奇的是這小叔子的年齡比王瓊的兒子都要小上兩個月,王瓊懷孕後不久,自己的婆婆也就有了身孕,王瓊感嘆過她的公婆精力可真旺盛呀,婆婆作為高齡產婦當然擔心自己的身體,這個時候她也不在乎什麼現代科技害不害人了,她才不會跟自己過不去呢,立馬就住進了醫院,王瓊想起當初婆婆攔著她,不讓她看病的正義凜然一副為了她好的樣子,就格外的膈應。
當然婆婆也算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家裡人照顧的時候也算盡心,可是婆婆就是要挑王瓊的刺,王瓊自己也剛坐完月子,那段時間被氣的覺得自己的乳腺都增生了。而之後公婆的精力當然就放在了他們的小兒子上,不過好在王瓊一開始也沒打算讓公婆幫忙帶孩子,兩個孩子一起長大,但是公婆的偏心也就體現出來了,公婆去接孩子的時候甚至能把自己的孫子落在那裡,王瓊就拜託公婆這一次,就出了這樣的事兒,之後她也不打算指望公婆什麼,孩子的事還是得自己操心。
但是小叔子的大部分生活開銷都是王瓊他們夫妻兩個人承擔的,同時公婆的贍養費也不能少,他是你弟弟你應該幫著他公婆總是用這樣的話來道德綁架他們,問起他們這個做父母的責任在哪,公公就說你敢跟我頂嘴,是不是又欠收拾了。王瓊也懶得跟他們交流,因為根本說不通。
後來公婆甚至想把責任全部推給他們,一個孩子是養兩個孩子也是養,公婆想讓他們夫妻兩個把弟弟也養了,王瓊反駁了兩句,公公就陰陽怪氣的說「兒媳,你小叔子才五歲,你不養誰養啊,你既然嫁過來了就要聽我的,否則別怪我不客氣。」到這個時候王瓊已經失望透頂,憑什麼呀到底憑什麼,自己怎麼就攤上這事兒了,幫忙是可以,畢竟是兄弟嘛,但是公婆身為父母怎麼能這樣理直氣壯的把自己的責任往外推,「給婆婆的情夫養,這事你自己去查吧也別來問我,別人都在外面笑話你呢。」
王瓊是打算跟劉奇離婚的,但是劉奇不同意,畢竟父母的事情何必影響到他們夫妻二人,最後兩個人帶著孩子搬了出去,王瓊感覺到了難得的寧靜。
很多做父母的都是這樣,總用年紀小作為理由,希望年紀大的可以讓著年紀小的,但是這對年齡比較大的那一個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公平,就因為自己出生的比較早就要受到委屈,他們也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怨言,而之後他們的人生也要與自己的弟弟捆綁在一起,怎麼總是要求他們幫忙,「你是做哥哥的,你是做姐姐的。」這種話是很多人的噩夢,其實父母的這種偏心很大程度上會破壞掉彼此間的感情,讓彼此間的親情變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怨恨,說到底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應該為了別人而活,父母更不能在這個過程中推卸自己的責任,把責任都擔在另一個孩子的肩上,以及他妻子的肩上,這個父母說到底當的也不稱職,
這只會加劇彼此間的隔閡,增大彼此間的矛盾,父母還是應該儘量的做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