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其中威力最大的大概就是原子彈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之所以會那麼快就宣布投降,與美國向廣島以及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原子彈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雖說後來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原子彈使用備受限制,但是由於這種武器裝備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因此各國一直都不願意放棄針對它的相關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原子彈轟炸事件拉開了世界各國普遍進行核研究的序幕。在核研究變成一種潮流以後,美國一直希望能夠尋找一個地方專門進行核武器的爆破試驗。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以後,美國將核爆試驗地點選在了馬紹爾群島。而馬紹爾群島作為被美軍核武器轟炸67次的地方,如今它卻變成了這個樣子,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馬紹爾群島位於中太平洋地區,由眾多美麗的環礁以及大小島嶼組成。由於這裡的人口分布非常稀少,因此才會被美國盯上。之前馬紹爾群島被掌握在日本手中,但在二戰結束以後它變成了美國的附庸。美國為了更好地把控馬紹爾群島,向馬紹爾群島輸送了一大批士兵。在完成相應的部署以後,美國開始制定在馬紹爾群島的一系列核爆試驗計劃,
從馬紹爾群島的遭遇中,我們也能夠充分感受到核武器的恐怖,雖說現在各國都不願意放棄核武器的進一步研究,但由於這種武器裝備的殺傷力實在太大,因此各國針對它的研製以及試驗都非常謹慎。當然各國也清楚核武器不能直接用於未來戰爭,除非是到了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否則不光會給別的國家造成嚴重威脅,對本國更是一種難以磨滅的傷害,嚴重的話甚至會直接毀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