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強硬派!美參院表決通過 印太沙皇康貝爾任副國務卿

2024-02-07     海燕     4420

有「印太沙皇」之稱的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今天獲聯邦參議院表決通過,將出任國務院副國務卿。對中國立場強硬的康貝爾將成為美國外交第2號人物,也將是未來美國印太政策的重要舵手。 參議院今天下午以92票贊成、5票反對,通過康貝爾(Kurt Campbell)的人事案。他將正式接替去年7月退休的前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職務。

康貝爾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中知名的中國專家。他在去年12月出席參院外交委員會提名聽證會時曾表示,美國對中東、烏克蘭的支援十分重要,但本世紀的長期利益主要將在印太區域,並存在真正的戰略意外風險。「有些國家」正在測試美國在該區域的能力。

康貝爾並表示,美國在印太地區迫切需要與台灣站在一起,並支持菲律賓。

康貝爾在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擔任國務院亞太助卿,被視為是歐巴馬時代「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的推動者之一。在這之前,康貝爾曾在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時期擔任國防部亞太事務副助理部長,相當熟稔亞洲事務。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後,設置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職務,並由康貝爾出任。在強調印太戰略的拜登政府,康貝爾肩負印太事務,重啟美、日、澳、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也積極推動「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擘劃美國與澳洲、日本、紐西蘭、英國成立非正式集團「藍色太平洋夥伴」(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以強化與太平洋島國關係。

康貝爾也曾與外交部長吳釗燮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等人面對面會談。吳釗燮與顧立雄去年2月21日首度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雪蔓等國務院、國防部與白宮國安會官員舉行閉門會談時,康貝爾就是與會成員之一。

 

康貝爾規劃設計圍堵中國擴張的軍事、政經影響力。圖為中國解放軍軍演。資料照片 康貝爾過去至少6次訪台,與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及陳水扁都曾見過面;2013年初康貝爾卸任亞太助卿一職後,馬英九曾於當年10月在總統府親自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為美台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