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體不好,不能幫你帶娃」,兒媳:房子我買的,不伺候,滾

2022-04-06

文/藍夢

圖/來源於網絡

婆婆要不要給兒媳婦看孩子?

對於這個問題,有的婆婆覺得不應該,至於理由也很簡單,她已經為了整個家忙活一輩子了,現在想稍微的歇歇。

有的兒媳婦覺得應該。在孩子最小的時候,是媳婦最難的時候,所以婆婆應該幫襯,特別是現在,單靠男人養家,太吃力了,如果婆婆能夠幫忙帶孩子,那麼小夫妻的生活壓力就會小很多。

其實兩人都沒有說錯。家庭里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而不是本質上存在錯誤,所以即便是清官,也很難做出最為公正的判斷。

比如被兒媳婦趕出家的童阿姨。

首先聽到這句話的人,大概會同情童阿姨而轉身指責兒媳婦,說她不懂得孝順,竟然將婆婆趕出家門。

俗話說得好:婆婆也是媽,也算是個長輩。縱然她有千錯萬錯,也不該將其趕出門。再說老人都老了,想要照顧自己都困難,此時讓她無依無靠的流浪,這媳婦的心也太狠了。

然後就是罵童阿姨的兒子。好歹是自己的親母親,怎麼就任由兒子將母親趕出去了。

然而,如果你曾了解之前的事情,大概就不會如此憤慨了。

童阿姨丈夫走得早,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她感覺特別發愁,於是決定改嫁。對於她的決定,公婆是支持的,只是求她一定要帶著孩子。無他,兩老口的身體不好,整天吃著藥,擔心自己照顧不了孫子。兒子又是一根獨苗,孫子真要有個好歹,他們可真就沒有奔頭了。

對於二老的心意,童阿姨是知道的,再說也是她自己的骨肉,她也不捨得,於是改嫁的心思雖有,但一直沒有碰到合適的。

時間長了,童阿姨也就沒有了那份心思,於是將孩子託付給公婆,她去城裡當保姆了。由於她幹活勤快,所以受到了僱主的賞識。

僱主是個男人,早年喪妻,自從孩子長大以後,他倍感孤獨,覺得童阿姨人不錯,就想娶她做個伴兒。這件事情遭到了童阿姨的婆婆與僱主兒女的反對,但這兩人就像是鐵了心非要結婚。

童阿姨公婆眼攔不住,只得認命帶著孫子過。僱主的孩子不一樣,他們都長大了,人又有本事,所以愣是沒讓他們領證。

也正是因為這一出,所以在僱主去世以後,童阿姨被僱主的兒女送回了村裡。

當年,童阿姨要離開,就讓她的兒子成為笑柄,這些年一直在村裡人面前抬不起頭;如今童阿姨被送回來,又讓她兒子成為了笑話。

對此,童阿姨的兒子是有恨的,可畢竟是自己的母親,任由她在外面也不好,於是接回了家。

彼時,童阿姨的兒子已經成了婚,因此贍養母親的事情,他同媳婦說了。對此,媳婦是不願意的。她娘家離得遠,當時不知道童阿姨兒子的情況,如果早知道是這樣,她就不嫁人了。

這幾年,她也沒少挨村裡的人白眼。現在丈夫竟然要將那人接回家,她怎麼能忍得住?心裡自然十分不願意,但她也知道,丈夫拿定主意的事兒基本上沒得改的,於是提出了條件,童阿姨得幫她帶孩子。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對於這一點,童阿姨兒子稍微思考了一下了就答應了,村裡多半都是婆婆幫忙帶孩子,兒子兒媳去外面忙活,相比這些事情,對於自己的母親而言不是太大的事情。

只不過他忘記了童阿姨的經歷。這些年她跟著僱主見了不少市面,回到小村裡就已經夠憋屈了。現在還要跟著孩子後面跑,跟左鄰右舍的見面。

當時,她要離開,左鄰右舍也才曾勸過,但她信誓旦旦地表示無論如何都不會回來的。現在灰溜溜的回來,就已經夠讓她難受了,又怎麼還願意拋頭露面?

於是細細思量之後,她決定以自己身體不好的理由,拒絕給媳婦看孩子。當然,這不算什麼理由,畢竟她的身體的確不好,這些年都光記著伺候僱主了,反而把自己的身體給忽略了,以至於自己還沒怎麼老,身子骨就有些不好了。況且,兩個雙胞胎孫子又都是愛玩的年齡,喜歡跑來跑去,她實在是照顧不了。

「房子我買的,不伺候,滾!」媳婦這句狠話,讓童阿姨倍感難受,可是又不知道如何排解,於是走出了家門。

但當她站在村口的時候卻發現,天下之大竟然沒有她的容身之處。如果僱主還在世,那麼她還可以去投奔他,可他現在不在了,而他的孩子又對她恨之入骨,覺得她占了他們母親的位置,所以即便自己去找他們,估計依然是被他們客客氣氣送回來。

而家裡,想到媳婦可能真盼著她離開,童阿姨頓時覺得一陣無力感。她覺得自己過上好日子,怎麼就這麼難呢?

童阿姨的想法沒有錯,只是過上好日子得憑藉自己的雙手。當年,她或許是因為被迫無奈才選擇依附僱主,畢竟她的年紀也不小了,再等下去估計碰不到像僱主這麼好的人了。

這想法可以理解,可她不該在離開以後,沒有學習任何保命的技術,一再依賴僱主。

沒有人喜歡苦難,但不得不承認,戰勝苦難,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力量。而童阿姨從未想過戰勝苦難,所以她就如同一隻風箏,看似飛得更高,但實際上沒有力量,只要一陣清風,就能讓再次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正在童阿姨淚如雨下時,身後響起了腳步聲,是兒子。那一刻,童阿姨的心是暖的,到底是自己的孩子,知道心疼自己;但在看到兒子眼中的疏離以後,童阿姨知道兒子所能給予自己的溫暖,也是僅此而已。

但她不怪兒子,畢竟她在他最需要的時候,選擇離開了他。此後雖然會給他寄錢,但無法在心理上給予他最好的照顧。

親情的維繫,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過了那個時間,也許兒子對待母親,依然會有尊重,會贍養她,但兩個人在心上的距離卻遠了。

也許,這就是因果到頭終有報。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