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女孩內心是很脆弱的,因為父親或者是母親,一定有一方缺席了她們的人生,這樣的缺席對於她們的人生來說是很大的影響,而那些娶單親家庭的女孩做老婆的男人,也一定要明白她們內心的脆弱,要用一生去撫平她們內心的傷痛。
有些人的成長伴隨著傷痛,即便他們努力奔跑,努力向前,但是也很難擺脫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傷痛,沒有人不希望自己在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中長大,享受著父母的寵愛,父母的關懷,可是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的,有人擁有這樣的幸福,但是也一定要理解別人的不幸。
有些人並不把父母的陪伴,父母的關愛,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當成自己的優勢,可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沒有這樣的優勢,沒有這樣的幸福,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只有傷痛,只有不堪。
01.沒有母親參與的人生
李燕是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而爺爺奶奶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對她這個孫女並不重視,在她很小的時候,每當她問自己的母親去哪兒了?爺爺奶奶就會說「別問了,你沒媽。」
長大之後,李燕從鄉里鄉親那裡得知母親是被逼嫁給父親的,而母親在生下她之後就跑了,父親找了很多年,也沒有找到,從那之後,父親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到頭也不回來。
雖說父女倆不經常見面,但在李燕的童年裡,還是有父親的存在的,可是她20多年的人生卻沒有母親的參與,一個沒媽的孩子,受了多少的白眼,受了多少的委屈,李燕想都不願意回想。
李燕到現在都記得,她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父親回來了,給她買了一個新文具盒,李燕把那個文具盒當寶,可是姑姑帶著表弟來了,表弟一眼就看上了李燕的文具盒,兩個人就搶了起來,沒想到奶奶走進來給了李燕一巴掌「有娘生沒娘養的東西,你有什麼資格跟你表弟搶東西?把文具盒給你表弟。」
李燕被奶奶一巴掌打懵了,那是爸爸給自己買的,憑什麼要送給表弟呢?姑姑在一旁罵罵咧咧的,爺爺奶奶都向著表弟和姑姑,那時候李燕就在想,如果自己有媽媽,怎麼會受這樣的委屈呢?就是因為沒有媽媽,她受了太多不該受的委屈,所以李燕的心裡很恨自己的母親。
02.只有幾個同學來參加婚禮
爺爺奶奶並不重視李燕的學習成績,而李燕成年之後就去城裡找父親了,父親在工地打工,李燕也在城裡找了一份工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