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韓國明星孫藝珍和玄彬舉行了結婚典禮。現場兩個人笑得很燦爛,望向對方的眼睛裡都閃著星星,溢出螢幕的滿是粉紅色的幸福泡泡。
那個笑起來眼睛像月牙兒,出道以來拿遍大獎、從無緋聞的乾淨姑娘,終於在40歲嫁給了被稱為韓國「四大公共財產」的男神玄彬。
這段感情幾乎得到了全網的祝福,很重要的一個點在於,他們是在一個大眾看來比較難找到合適伴侶的年齡,找到了一個旗鼓相當、彼此相愛的人。
年齡在他們的感情中,沒有起到絲毫負面的作用。
2018年末被曝出疑似交往,2021年1月1日官宣戀情,2022年3月31日結婚。沒有閃戀閃婚,沒有奉子成婚,對於兩個1982年出生的人,他們能如此平穩的推進感情,過程絲毫不緊湊,足可見他們對於婚姻和戀愛的態度非常慎重,也非常珍惜遇到的合適的彼此。
婚戀市場上,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維度,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個尤其對女性不太友好的現狀是,越到後面,年齡越可能成為衡量一個女性的最重要的標準,權重非常之大。
她漂亮與否,身材好不好,有沒有學識,教育背景如何,家庭環境怎樣,事業成不成功……這些都是在年齡之後,才會被考慮的維度。
我能理解。
生命從出生到死亡,就是以年齡為刻度的一個過程。我們在逐步的成長、成熟,但是也像拋物線一樣,在逐步的走向衰落。
每個人都一樣,不可抗也無需抗。
我們可以做的是儘可能讓拋物線的頂點平滑,讓所謂的「巔峰時期」延展的更久,而巔峰到來的時間,也不一定是大眾所標榜的25歲、30歲或者更年輕的時候。
我們自己,尤其不應該給自己設定這樣的禁錮。
孫藝珍和玄彬,沒有因為已經不在大眾共識中適於婚戀的年齡,而去降低自己的標準,沒有因為年齡大而急於推進感情的進度,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當我們專注於提升自己,過好一個人的生活,任何年齡都有機會找到和自己匹敵的人。
好的自己,好的感情,都是需要時間燉煮的。
年齡是人生的刻度,時間的滴答聲,好像就在耳邊,所以我們活得好急,過得好趕。這種壓力,不僅來自於輿論,更是天生的,比如生育。
男性可能五、六十歲甚至七十多歲,還有能生育的人,但是女性,35+就是高齡產婦了。
當然,群體的數據不可能完美貼合個體,但關於生育年齡的數字,確實給女性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所以當我看到1974年出生的志玲姐姐,在今年年初官宣生子的消息時,特別為她開心。
林志玲溫柔、有學識、情商高,當然,外形也非常出色。這麼好的一姑娘,就是情路坎坷。和言承旭兜兜轉轉、牽牽扯扯10多年,最後還是無緣。
林志玲44歲官宣結婚時,手寫信里提到:「我一直堅信,只要我相信,愛情有一天會眷顧於我。」「跌跌撞撞,兜兜轉轉後,不同的時空再相遇,在對的時間,讓我們看見愛情的模樣。」「人生的無常里,總有無限驚喜與美好的安排。只要你,相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字裡行間能看出,她是嫁給了愛情,沒有因為年齡、壓力或是孤獨,放棄了自己執著的東西。
醫學的發展,延長了女性的生育年齡,這讓女性在面對年齡的壓力時,多少可以更從容一些。或許我們可以不用聽到年齡時鐘,就緊迫地壓縮自己的生活,忙著給自己的婚戀或生孩子設定一個倒計時,以此去違心地屈就生活。
年齡,這個人生長度的計量工具,它是有聲音的:25歲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30歲要成為大齡青年了,35歲再難進到大公司了……所以,張愛玲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影響了很多人。
細想下來,確實暢快:在最青春肆意的年紀,盛名加身,利益蜂擁而至。那是所有美好的助燃劑,一齊被引爆,綻放出最璀璨奪目的光。
美的無以復加,燃的淋漓盡致。
可是光華之後呢?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智慧、才華、格局和運氣,接得住巔峰之後的生活?
張愛玲,17歲發表小說《霸王別姬》。19 歲寫出《天才夢》,23歲創作《傾城之戀》,24歲出版小說集《傳奇》……出名要趁早,她說到做到。
52歲離群索居,與世隔絕。75歲孤獨辭世,被發現時已是六七天後。當初她大手一揮,將30萬稿費給了背叛她的胡蘭成,她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文字會被時代甩開,生活拮据到沒有路費去看病危的母親最後一眼。
春風得意時,不會為窮困潦倒打算。人生前面太順,不一定是好事。
所以,大器晚成,自有它的道理。
當然,有人覺得「晚」和「成」放在一起,好像總有點遺憾,不夠完美。可是,我覺得真實比完美更有生命力。
「成」是一種結果,如果你執著於「成」,倉促地要趕到那個終點,那麼極有可能會錯過很多值得好好享受的時刻。那些你匆忙趕路的時光,都是我們的人生啊。它們應該是寬闊豐富的,可你走成了一條枯燥狹窄的直線。
「晚」的一個好處是,在我們有了一定的經歷後,機會來臨時更能把握住,關係遇到困難時更會經營,面對人生起落時,更能更平和的接受和積極地走向未來。
我並不是提倡晚婚、晚育、晚出名,像張若昀唐藝昕、韓佳人延政勛,都是很早遇到相愛的人,結婚多年後依然很幸福。但是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很多人沒有這樣的幸運,在你我最青春的年紀相遇,一直牽手。
如果我們必須面對遲到,那麼一定不要急,不妨先調整好心態,努力生活,充實自己。那些一個人孤單的時光,那些站在黑暗角落裡的歲月,都是我們的年華,也都在滋養著我們的人生。
誠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事情的選擇餘地,也在變小,這是客觀事實。但是心態上,我們要悅納這些錯失,你一定曾得到過某些好處(比如自由),因此而造成了錯失。那麼在人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下,就要悅納錯失,並從中看到積極的因素。
我們人生的時間表,不是由大眾決定的,不是你錯過了某段時間,你的人生就要因此降級。你要相信,大器晚成是存在的;你要相信,在一定範圍內,我們是可以擺脫年齡束縛的。
哪怕我們生命盛放的那個時刻,來的晚了一些,但也沒關係,因為在此之前的人生,我們並沒有虛度啊。我們的每一天都很精彩,而這個結尾,尤其精彩。
(文字原創,希望希望,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