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兒女,在孝敬父母的方面,最怕的就是明明自己做得最多,但卻最不討好父母。
俗話說,天下老小,都偏心小。很多時候,這些話,果然是一點也沒有錯。對於絕大多數的父母而言,重男輕女並沒有什麼不妥。家產只傳男不傳女,就更是父母堅守的執念。
而女兒呢,卻成為了埋頭苦臉,勤勤懇懇伺候父母,最後卻被父母嫌棄的那種人。而為人女兒,更怕的還是父母財產給了兒子,還幫扶兒子帶孫子孫女,到最後卻還要道德綁架女兒養老。
01、女兒拿首付款給母親治病
出嫁已經三年的李敏,始終認為,在父母心中,她不是他們已經嫁出去的女兒,而是他們的大兒子。
從李敏開始懂事以來,父母就一直叮囑她要懂得友愛弟弟,幫襯弟弟。於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李敏基本做什麼事情都會顧著弟弟和父母。
沒結婚之前,李敏每月拿自己的大部分工資去貼補父母和弟弟;而結婚後,父母依舊沒有放過她,仍然讓她每月補貼父母2000塊錢的生活費。
此時的李敏,還沒有和老公買房,夫妻倆一直辛苦攢錢,省吃儉用。可無奈,掙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夫妻倆攢了三年,也才攢齊了30萬,距離首付還差20萬。
李敏老公曾建議,不夠的20萬先跟親朋好友借,等買了房子再慢慢還上。可李敏擔心欠債會讓夫妻倆壓力過大,也會欠下很多人情,以後並不好還,就沒有同意。
只是還沒等他們攢夠首付款,李敏的母親卻病倒住院了。母親的病情有些嚴重,醫生保守估計要花掉30萬,讓家屬提前準備好錢。
02、母親卻把報銷費全給兒子:我只指望兒子養老
然而,30萬對於沒有養老金,沒有醫療保險,沒有收入的父母而言,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父母求助無門之下,就求到了李敏的頭上。
考慮到老公早出晚歸攢錢買房,李敏就有些不忍心。可她的不忍心,最終在父母的眼淚下徹底崩塌了。她不顧老公地反對,執意拿出了30萬首付款給母親動手術。
錢一到位,母親的手術很順利,術後恢復也很順利,在住了一個月之後,就康復出院了。然而,在出院結算醫藥費的時候,母親卻直接把13萬報銷費全給了弟弟,而弟弟在母親整個治療期間,前後只出了5000塊錢。
李敏看不下去,就提醒母親,這筆30萬的醫藥費,是她拿的首付款,醫藥費報銷下來,也應該是給她吧,而不是給弟弟。畢竟弟弟就只出了5000,而弟媳婦更是一天都沒來醫院陪床過,還找藉口帶著孩子躲回了娘家。
見李敏要跟自己的弟弟爭奪報銷費,母親一下子就怒了,她說我只指望兒子養老,報銷費不給他,難道還要給你嗎?你出30萬給我治病,這是你的孝心,更是你的義務和責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03、女兒面臨離婚
母親的理直氣壯,讓李敏一下子就愣住了。她沒想到,自己大包大攬了原本應該是兒子承擔的責任,父母卻把她的孝心,當成了笑話,毫不猶豫就把報銷費給了弟弟。
想到自己拿錢出門給母親繳費的時候,老公和婆家就放了話,出了這個門,你就不要再回來,這30萬就當是給你的離婚撫養費。可如今,自己的婚姻被自己毀了,而娘家也回不去了。
李敏生氣地跟父母理論,但父母卻始終認為,錢給了他們就是他們的,至於他們把錢給誰,完全就是他們的自由,女兒干涉不了。
拿不回來一分錢,又無法討好父母的李敏,覺得自己特別挫敗。她放棄了跟父母理論要錢,而是直接告訴父母,這30萬就當是一次性養老了,以後父母的生老病死就與她無關了。
李敏冷靜地說出了這一切,但父母卻罵罵咧咧說她是白眼狼,不孝女。還說幸虧他們考慮周到,兒子女兒就是不一樣,女兒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指望不上靠不住。
父母的指責,如一根針似地扎得李敏內心鮮血直流。她沒有回應,也沒有再回頭,直接離開了。而她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求得婆家和老公的原諒,再給她一次機會。
今日話題:
你認為父母的報銷費,應該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