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國務卿布林肯,同步對日本進行訪問。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與美國防長會面後,以日本特有的"鞠躬"向其表達歡迎。
由於菅義偉整體較奧斯汀矮小很多,使得菅義偉的鞠躬看起來十分卑微。
這一場景令很多日本人深感屈辱,他們表示菅義偉的行為有損國家形象。還有日本媒體強調,這讓人覺得日本與美國地位差距很大。
雖然日本被美國長期軍事管制,但很多日本民眾還是希望能夠及早的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完整的獨立。
實際上,菅義偉被日本民眾和媒體"嫌棄"也不是第一次了,在菅義偉執政的第一年裡,因為沒有出台任何新的政策,而被民眾指責為"無所作為"。
如今隨著東京奧運會的謝幕,日本經濟形勢並沒有迎來好轉,反而讓疫情更加嚴重。由此,日本民眾對於菅義偉及其內閣更加不滿,其支持率在不斷下降。
這不禁讓人疑惑,難道菅義偉真的是"無所作為"?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日本首相菅義偉到底行不行?
2019年4月1日,在萬眾矚目之下,時任內閣官房長官的菅義偉,舉起了"令和"的大牌,宣布日本自5月1日開始,結束平成時代,開啟令和新時代。
菅義偉在公布新年號後,與前任小淵惠三被稱為"平成大叔"一樣,開始被日本民眾稱為"令和大叔"。
這是菅義偉首次面對公眾,雖然在之前,因為工作原因,他也出現在民眾的視線中,但民眾並不了解這個一本正經的政客,直到他成為"令和大叔"時,所有的日本民眾才認識了這個出身卑微的人。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以生病休養為由宣布辭職,來避開他以及他的內閣的多項政治醜聞。在安倍辭職後不久,菅義偉宣布自己要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半個月後,菅義偉以多數票成功當選。之後,安倍內閣全體辭職,菅義偉在天皇主持的儀式下,正式就任日本新一任首相。
菅義偉剛上台時,日本民眾對他報以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改變日本當前的經濟社會狀況。
民眾的期許源於菅義偉豐富的從政經歷。與出身政治豪門的安倍不同,菅義偉是真正意義上的從底層一步步走上來的人。
在艱難的從政之路上,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風格,務實且非常關注民生。在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時,解決了很多國計民生的問題,贏得了民眾的支持。所以此時的日本民眾對於他還是比較歡迎的。
然而在一年的時間過去後,很多民眾開始對菅義偉頗有微詞。他們認為在過去的一年裡,菅義偉不僅沒有做任何事情,還屢屢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令日本蒙羞,如在G7中的"隱形",以及在面對美國防長時的"卑微"舉動。
這種批評的聲音,隨著東京奧運會謝幕、疫情的加重,也越來越大。在最近的一次民調中,日本民眾對於菅義偉的支持率已經降到了最低。甚至因為菅義偉政府堅持舉辦奧運會,日本一些激進民眾,叫囂著讓他辭職下台。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菅義偉真的只適合做一個"影子市長"和"影子總理"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在菅義偉執政的一年裡,日本確實沒有任何重大的改變。這是因為,菅義偉雖然組建了自己的內閣,但其對內對外政策,基本都是照搬安倍時期的。
這一點就連菅義偉本人也是"供認不諱"的。他在當選自民黨總裁時說過,他是安倍政治遺產的繼承者,要"蕭規曹隨",對外推行安倍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對內繼續推行"安倍經濟學"。
什麼是"蕭規曹隨"?在西漢時期,蕭何擔任西漢的丞相,制定了很多治理天下的政策,令西漢發展迅速。
蕭何死後,曹參繼任丞相。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並不如蕭何,所以甘願繼續沿用蕭何制定的政策。結果曹參遭到了皇帝和很多大臣的質疑。直到後來蓸參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才獲得眾人的認可。
菅義偉的情況可以說與曹參相同又有所不同。菅義偉願意繼續對內推行"安倍經濟學",確實是因為對於當前的日本來說,這個政策是維持經濟不降、甚至崩潰的最佳選擇。
從2012年開始到2020年疫情前夕,日本實施安倍經濟學,成功地讓日本出現了自泡沫經濟之後的最快速的恢復和發展。
整體來說,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安倍經濟學令日本經濟呈現出一個向上的姿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菅義偉沒有理由會改變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菅義偉追隨安倍多年,對於安倍經濟學,他了解得絕對比任何人都深。同時菅義偉在擔任內閣官房長官時,十分注意日本民眾的生活情況。
據報道,菅義偉有一套自己的民情輿論觀察方法。他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堅持閱讀《讀賣新聞》的"生活、家庭"欄中的"人生導論",從中不但可以了解普通民眾的憂愁與煩惱,還可以學習有識之士的智慧解答。所以菅義偉繼續推行安倍經濟學是十分肯定的。
至於對外繼續推行安倍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政策,對於如今的日本來說也是合適的。
日本在遠東地區的處境並不好,隨著中國的崛起,日本在經濟上倍感壓力。如何把握機會,再次讓日本經濟騰飛是一個問題。
日本由於國土面積狹小,資源有限,所以對外貿易在經濟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2006年,安倍晉三首次出任日本首相,他將首次訪問的國家定在了中國,試圖修補小泉時期惡化的中日關係。實際上這是安倍希望修補與中國的關係,進而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合作。
聰明的安倍在第二次出任首相後,繼續推進與中國的關係,並開始推行"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
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國總統,中美開始打貿易戰。在這樣的局勢下,日本就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一邊是最大的貿易鄰國,一邊是唯一的盟友。
所以安倍選擇繞開中美貿易戰,從東南亞開始推行日本的自由印太戰略。菅義偉上台後,日本受到疫情的影響,在國際貿易供應鏈上的地位受到衝擊,於是他將首訪放在了東南亞。
他把越南和印尼作為首要目標,繼續推行印太戰略,重視日本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這樣不僅與美國的印太戰略符合,而且也擴大了日本的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雖然重視東南亞,但菅義偉與安倍一樣,也想改善中日關係,擴大中日貿易。所以他在與中國領導人的電通話中,明確表達了中日關係是最重要關係的認知,並展望中日首腦互訪的前景。
菅義偉對中日關係的定位,與安倍有所不同。相比於安倍模糊不清,只想混水摸魚的想法,菅義偉明顯更加務實。
作為一個從底層走上來的人物,菅義偉是非常務實的。他沒有如安倍那樣,喜歡在民眾面前表現自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所以日本民眾在他執政一年後,發現在疫情下,菅義偉政府並沒有推出新的政策,就開始指責。
面對民眾的指責,菅義偉也有所意識。"不善言辭"的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要"建設自助、共助、公助的值得信賴的國家"。然而他好不容易搞出來的這一口號卻被日本媒體狠批:好像是在高校的社會科學教材中抽象出的一個詞,而非一位資深政治家的政治理念。
事實上,這個媒體說的話也是對的,菅義偉並非是一個"資深"的政治家。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他,在日本這樣的國家能夠坐到首相的位置,是很不容易的。
他有著自己的政治理念。與美國荒誕的政治情況不同,在日本的政治中,要想走上高位,必須要有自己的政治派系,所以菅義偉選擇緊跟安倍。
在2020年的首相選舉中,菅義偉能在短短几日的時間就被日本政壇的五大派系認可,這與安倍在背後的努力息息相關。
安倍之所以讓菅義偉上台,除了對他務實能力的認可外,還有忠誠。菅義偉對安倍非常忠誠。
2006年安倍首次出任首相,意氣風發。然而僅僅任職一年,就黯然下台。在他下台後,菅義偉如果跟隨新首相,以他的能力是可以進入新內閣的。但菅義偉選擇繼續跟隨支持安倍,並多次在危難時刻拯救安倍。
2012年,他們捲土重來,這一次安倍做了很多準備,在首相的位置上,一待就是8年。憑藉忠誠,菅義偉在八次組閣中,始終擔任內閣官房長官。2016年有人採訪菅義偉,問他的政治雄心,他直接回答:"只要能輔佐安倍足矣"。
所以菅義偉並不是一個"資深"的政治家,他務實、忠誠,不會在民眾前大出風頭。在這樣的風格下,菅義偉面臨今天的困境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