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抱怨道:「我們明明說好了給你爸媽5000元,你怎麼能自己偷偷給10000元呢?如果不是你媽硬要退回來,我都不知道你會做出這樣的事……」老公還在喋喋不休,而我,一句話都不想說。
我和老公秦義是大學同學,我們兩家相隔了200公里,畢業後我們一起找了工作。
工作的地方不在婆家,也不在娘家,在我們上大學的城市。
秦義家是兩兄弟,他有一個哥哥,大他四歲,在一個鄉鎮小學教書。
秦義的家庭條件並不好,他家是半山區,父母都是農民,每年只能靠種玉米賣錢。
上大學的時候,秦義辦理了助學貸款交學費,閒時打零工掙生活費。
那時的秦義,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很講情義,樂於助人。
我在學校組織的籃球賽上摔倒扭傷了腳,是他背我去的醫務室,之後幫忙打飯、打水、補課,還去圖書館幫忙借書,照顧了我三個月。後來我們成為了男女朋友。
大學畢業後,他要留在上大學的城市,原因是大城市機會多。那時我爸媽更希望我回家,因為不想我離家太遠。可我還是和秦義留在了這個城市。
剛畢業的那兩年,日子過得確實很苦。
我媽不捨得我吃苦,還是幫我買了一套小兩間的房。沒有了房子的困擾,我一心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工資也漲了不少。
在我的堅持下,我和秦義結婚了。
婚後的日子似乎也沒有什麼改變,也許是因為沒和公婆住一起,婆媳矛盾並沒有給我造成困擾。
我生娃的時候,想讓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但婆婆說自己還有地要種,不習慣城市的生活,車水馬龍她看著就頭暈,不識字,買菜都不知道去哪買,害怕出了電梯就找不到回來。
我和秦義的收入找保姆會有些吃力。
我媽承擔起了這項辛苦的工作,從照顧我月子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她才回家和我爸一起生活。
過年前,我和老公商量好了,雙方父母各給5000元錢。
為了表示尊重,他的父母我給,我的父母他給。
除夕的時候,我將之前我們一起準備的紅包交給婆婆。婆婆當著我的面就打開了,還仔細地數了兩遍,是10000元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