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哈薩克這個國家,還真的是不容易,動不動就發生「顏革」也就算了,政府還屢屢被解散,算上今年這一次,這也就意味著短短五年時間,政府直接被解散了三次,前面一次是在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手裡解散了,後兩次都是現任總統托卡耶夫下的令,那麼,他們為何要這麼做呢?從表面上看,政府被解散在於發展經濟不力,所以才被解散,但核心原因真的是如此嗎?
根據相關方面的統計,這五年來哈薩克的經濟增速,一直保持在3%以上,這一成績不說有多麼地耀眼,至少在疫情演變,國際市場狀況惡化的情況下,哈薩克政府的表現其實還算是不錯的。為此呢,之所以被解職,其中的動機,恐怕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哈薩克實行的是總統制,下設對總統負責的由總理組建的內閣也就是政府,在這種制度下,總統解散政府也就是一句話的事,並不會對總統造成麻煩。
說白了,解散政府是維護總統威信的最佳手段,既維護了總統的正面形象,也給經濟增長不力找了一個「背鍋俠」。總而言之,對於哈薩克這種資源型國家,資源雖然能興國,但其中的後果就像是「水之載舟,亦能覆舟」。面對這種依賴於自然資源,發展國家的畸形經濟結構,就連普京閃展騰挪至今都未得良策,那就更別提托卡耶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