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接走母親的那天晚上,A市下了暴雨。
初春的夜很涼,而柳佳(化名)的心更涼,不如說,早在十幾年前她的心就已經死了。
父母的婚姻,讓她對愛情不抱一絲幻想,對異性也失去了興趣——她知道自己精神上殘缺,沒有資格擁有家庭。
這一晚她開車帶母親回家的路上,母親抽泣了十幾分鐘、又催婚了十幾分鐘。懦弱又可憐的母親,帶給柳佳的只有更深的絕望。
如今的柳佳,已經是一個三十二歲的成熟女性了,她沒有對母親發火。
她明白一個道理:和一個天性懦弱的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沒有什麼比直接做事更加有效,下車後,她對母親伸出手:「手機給我。」母親遞出手機後,才補了一句:「你要幹啥呀?」
柳佳看著母親,露出一個似笑非笑的表情,她看見母親就像看見了一個小動物,像言情文女主角一樣的一隻小白兔,任人欺負。
柳佳沒有用母親的手機,她只是沒收而已。她帶母親上樓,安排母親住進次臥。
一切收拾停當,柳佳泡了杯熱茶,坐在書桌前。
她放空了一會兒,拿出自己的手機,給父親發了一條信息:「柳先生,請您過完年後於工作日攜帶身份證件,與我母親在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
她把母親的手機靜音後丟進一隻小行李箱,上了密碼鎖。
家裡已經沒有其他聯絡工具了,母親在這邊人生地不熟,向來也是背不過電話號碼。
一切都很完美,柳佳把自己的手機也靜音,然後睡覺了。
促使她做出如此舉動的並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小姑扇了母親一巴掌而已……她覺得,用這種無所謂的語氣描述這件事,本身就挺悲哀的。
不明真相的人,或許會覺得柳佳是個冷血的人。但如果,母親這幾十年的婚姻里挨打挨罵過上千次呢?
如果,母親受盡屈辱卻還努力討好婆家人呢?
柳佳不明白,母親的懦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嗎?是必須要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活下去嗎?
柳佳知道父親不愛母親,從她懂事以來,就處於一種惶恐中,作為一個天真的小孩,當她模模糊糊地意識到父親對母親沒有愛的時候,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惶恐。
因為這有悖常理,並且沒有人向她解釋該如何接受這一切。
緊接著,她看到了奶奶和小姑鄙夷的眼神,她們似乎覺得欺凌她的母親是個不錯的消遣。
有時候柳佳有一種感覺,就是覺得父親好像是拴在她們手中的一條狗,負責衝著母親叫,耀武揚威之後,他身後的主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欺負母親了。
但有時候,狗和主人的身份又換過來了,年幼的柳佳實在不能明白,倒是誰仗誰的勢,到底是誰率先對她母親散發出敵意。
十五歲那年,奶奶癱瘓了。
柳佳的世界發生了一點點微妙的變化:她看到母親撲了上去,諂媚一樣地伺候奶奶。
從前,她對母親無限的同情,在這一刻變質了,她覺得,自己似乎被背叛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像是站在受難者身後加油打氣的啦啦隊,但是受難者卻突然倒戈,撇下了反擊所需要的骨氣,趴下去乞討惡人的寬容。
於是柳佳開始沉默,她不願意再思考母親的心情,她不關心這一切了。
十八年,母親對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辱罵,母親並沒有討來惡人的憐憫,她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今年過年,柳佳回家潦草地吃了一頓年夜飯就走了。
她自給自足,買了房和車,全家人沒有人敢惹她,因為她一個不順心就會斷聯。
在她走後的第二天下午,母親哭著打電話求助,柳佳面無表情地聽著母親絮絮叨叨地哭訴,望著窗外發獃。
至於母親哭訴的內容,無非就是又挨了小姑一巴掌……小姑打她的理由?無非就是沒事找事,數落母親沒把老人伺候好,母親但凡敢反駁一句,就會挨打。
這些年,柳佳已經聽了幾百次這樣的哭訴。
她沒急著回家,在公司一直待到下班,緩緩地走到停車場,漫無目的地開著車亂晃,不知不覺到了高速入口附近。
或許這也算是一個瞬間的衝動,她上了高速,一直開回老家,揪住母親的衣領丟入車裡,又一言不發地帶著她回到自己的家裡。
無論如何,世界安靜了。
至於母親被迫離婚是什麼心情,她不想關心。
柳佳只是知道,她不會再給母親懦弱和絮叨的機會,她要用行動逼母親從此閉上嘮叨的嘴做一個正常人。
02
1.來自兒女的愛不可辜負
人的目光總是停留在傷害自己的人身上,不肯回頭看一看愛自己的人。
正能量似乎永遠沒有負能量帶來的影響力大,哪怕千萬人里只有十幾個人對你「惡評如潮」你也會覺得世界是黑暗的,社會是糟糕的。
大多數人都逃不開這個情緒的怪圈,所以痛苦的人一直沉浸在痛苦中。
最後,他們就變得好像離不開痛苦源泉,變成了「祥林嫂」。
在這個過程中,最倒霉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他們的子女,來自子女的正向的能量,和能夠治癒人心的愛,似乎什麼也沒有治癒。
子女反而會跟著父母一起,沉溺在痛苦之中,最後變得麻木,變得冰冷。
2.選擇解脫對子女更好
故事中的這個母親非常典型,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女人都是這副樣子,區別可能只是在於有沒有挨打。
如果說子女經濟獨立以前,母親委曲求全、隱忍度日,可以理解的話。
子女經濟獨立之後,母親還不肯離婚,那就完全是沉溺在生活的慣性里,不敢和自己人性中脆弱的一面做鬥爭導致的。
懦弱的人不擅長戰鬥,不論是反抗他人,還是和內心的自己戰鬥,都是習慣性舉白旗。
能夠選擇解脫的母親無疑是強大的,放過了自己,也放過了孩子。
我是無筆,關注我,如果你有什麼情感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