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次拒上春晚,因太敢說從春晚消失14年的鞏漢林,現在怎樣了?

2024-02-16

  「我時常記得,趙麗蓉老師說過,要講究不要將就。」

  想起過世的趙麗蓉,鞏漢林不無感慨地說。他的這個「不要將就」,自從14年前便再也沒有上過央視春晚。

  1957年生於瀋陽的鞏漢林,母親是一位河南墜子演員,而父親則是母親默契的伴奏夥伴,這樣的組合在演藝行話中被稱為「一副架兒」。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就泡在劇團里長大的鞏漢林,對戲曲產生了濃厚興趣。14歲那年,便開始創作相聲作品,與同學們一起表演。

  高中畢業後,為了響應國家政策,他來到瀋陽郊區插隊。

  那時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勞動量又大,食物還很匱乏,每餐都是腌鹹菜和粗糙的高粱米,這讓原本瘦弱的鞏漢林,因營養不良,身材就像一根竹杆。

  

  不過,即便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他依然能苦中作樂,農閒之餘便為大家進行表演相聲表演。

  後來高考恢復,距離考試僅半月,鞏漢林決定應考。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月後,脫了一層皮的他最終脫穎而出,考上瀋陽師大,成為了哲學系學生。

  雖然學的是哲學,但鞏漢林對話劇和相聲的熱愛卻從未減退。學習之餘,他加入學校曲藝社團,並自己創作和演出作品。

  1979年,一度停辦的瀋陽曲藝團恢復建制,開始招募演員。鞏漢林背著父母偷偷報考,居然成功被錄取。

  但由於他是在校大學生,校方拒絕為他辦理調動手續,這讓鞏漢林的心情瞬間跌到谷底。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瀋陽市教育局任職,在當年這可是很多人羨慕的香餑餑。可心心念念戲曲的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做出人生一個很重大的決定:辭職。

  父母知道後十分生氣,覺得他簡直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在開玩笑,可鞏漢林心意已決。

  「如果不支持我當演員,我就跟草台班子去當流浪演員。」

  見兒子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父母知道想讓他放棄也是無濟於事,只能尊重他的選擇。

  進入曲藝團後,哪怕是大學生的鞏漢林也得從基層做起。每天的工作,負責打掃、端茶倒水、檢修各種道具和設備。

  台上演得火熱,台下揮汗如雨。即使如此,他一刻也沒有放鬆對戲曲的學習,一有空就虛心地向前輩請教。前輩見他如此謙遜努力,也大力提點他。

  三年後,鞏漢林終於熬出了頭,成為正式演員。事業有了起色之後,愛情也隨之而來。

  憑藉不俗的才華,他成功吸引了曲藝團的「團花」金珠,開始了一段甜蜜的愛情。1983年,兩人登記結婚,成為一對人羨人慕的才子佳人。

  為了更好學習相聲,鞏漢林還特意拜入著名相聲大師唐傑忠門下,並發誓自己要在相聲領域裡闖出一番天地。

  

  雖然學習的是相聲戲曲,但自帶幽默細胞的鞏漢林,在閒暇之餘也會創作小品消遣一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正所謂,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在相聲領域籍籍無名的他,卻憑藉自己創作的小品《國粹異彩》,在小品界嶄露頭角。

  當時,小品在央視春晚很受觀眾喜愛。不少導演看中了鞏漢林的喜劇天賦,紛紛登門邀請他合作。

  「藝術的界線,沒有必要分得那麼清楚,你要是有小品天賦,那就去北京發展發展,或許會闖出一番天地。」

  老師唐傑忠見這個得意門生一直猶豫不決,便鼓勵他去北京發展。就這樣,在恩師的鼓勵下,鞏漢林終於下定決心去北京闖蕩一番。

  或許,他真的是和小品有緣。在一番機緣巧合下,鞏漢林開始接觸小品《十三香》。

  在這個小品里,賣報紙的「盲人」角色,已經確定由趙本山出演,但賣十三香的小販角色,卻遲遲找不到合適人選。

  經過一番篩選,小品的創作人崔凱,看中了鞏漢林。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鞏漢林特意跑去跟賣十三香的小販學習唐山話。為了表示誠意,他還買了好幾包十三香。

  結果,《十三香》播出後風靡一時,憑藉惟妙惟肖的表演,鞏漢林成功被貼上「十三香」標籤,這可見他演得多麼深入人心。

  

  小品《十三香》大獲成功,讓鞏漢林正式踏入了小品界大門,逐漸有了名氣。

  1990年,鞏漢林首次亮相春晚,與演員岳紅合作小品《打麻將》。次年,他與蔡明搭檔小品《陌生人》,進一步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和認可。

  但真正讓他走進千家萬戶,還是與趙麗蓉老師的合作。

  1992年,趙麗蓉正在尋找一位能夠說流利唐山話的演員來扮演她的「兒子」。

  這時候,導演突然想起了在《十三香》中,鞏漢林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便將他推薦給趙麗蓉。

  當時,趙麗蓉已經是圈內有名的藝術大師,鞏漢林得知自己要去見她,心裡有些惶恐不安。

  可沒曾想,他一踏進劇組,就得到了趙麗蓉老師的親切歡迎:「兒子,你來了,快坐!」

  趙老師親切地招呼鞏漢林,而且直呼他為「兒子」,這讓他十分感動。

  兩人一起吃飯時,趙麗蓉還親切地給鞏漢林夾菜,悄聲說:「孩子,多吃點兒,隨便吃,都是公家的。」

  

  那年春晚,他與趙麗蓉的《媽媽的今天》大受歡迎。從此以後,兩人組成了黃金搭檔,給觀眾帶來了無數笑聲。

  1995年的《如此包裝》,時隔多年之後依然是小品中的經典。

  鞏漢林飾演的藝術總監,半洋半娘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小品高潮時,趙麗蓉踩著rap節奏,最後那一跪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其中,「麻辣雞絲」這一台詞成為了最早的舞台流行語,而那段「春季里開花十四五六」的旋律,更是讓觀眾十分上頭。

  

  《如此包裝》最終榮獲全國觀眾喜愛的小品節目一等獎,鞏漢林一夜成名。

  一年之後,鞏漢林與趙麗蓉再次攜手合作《打工奇遇》。

  其中裡面的經典台詞「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聽我跟你吹」,讓觀眾捧腹大笑。

  《打工奇遇》也榮獲了全國觀眾最喜愛的小品節目一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後《打工奇遇》里的經典台詞,竟然幫助公安部抓獲了一個海外間諜。

  2019年8月,一名自稱「中國北方人」的網友,在微博上發表煽動性言論,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懷疑。

  有網友巧妙試探:「你說你是北方人,那你能對上『宮廷玉液酒』的下一句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對方沒聽懂,稱「年紀大了,不知道」。

  此事在網上迅速發酵,引發警方關注,經過一番調查後,這位自稱是「中國北方人」的網友竟是海外間諜。

  《打工奇遇》之後,鞏漢林和趙麗蓉又兩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他們合作出演的《功夫令》和《老將出馬》,不出意外再次贏得了滿堂喝彩。

  1999年春晚,當趙麗蓉站在台上,把一套拳舞得虎虎生風時,鮮有人知道她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一年後,趙麗蓉因病去世,鞏漢林永遠地失去了這個黃金搭檔。

  此後多年,他在春晚上與其他演員陸續搭檔出演小品《動物運動會》《裝修》《鄰居》《開鎖》和《黃豆黃》......

  但不知道是不是配合不夠默契,這些小品「笑果」一般,並沒有此前的影響力。

  從2010年開始,登上17次春晚的鞏漢林,終於「消失」在這個大舞台上,時間過得好快,如今已經過去14年。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繼續演小品?

  鞏漢林嘆了一口氣,他直言看過那些小品的劇本,都達不到上春晚標準。與其硬著頭皮演,還不如不演。

  「表演要講究,不能將就」,趙麗蓉老師這句話一直影響著他的表演生涯。

  消失在央視春晚舞台的鞏漢林,儘管不再從事一線表演工作,但他卻時刻關注著演藝圈的事情,作為政協委員他大膽批判一些不良表演風氣。

  觀眾吐槽現在的節目不好看,鞏漢林表示:專業的事,就要專業的人來做。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近年來,小品里的演員都不再是專業的小品演員了,幾乎是清一色的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畢竟不是專業演員,怎麼可能演得好小品?

  「藝術的價值,在於專業分工。節目不僅僅需要流量,更需要考慮口碑。」

  鞏漢林這番話,贏得了網友的一片喝彩,但與此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這批人就是流量明星的擁護者們。

  畢竟,能夠上央視春晚可以吹很久,他們當然希望自家的「愛豆」去風光一回,鞏漢林這番話不就是斷了他們「愛豆」的春晚路嗎?

  面對網友提出「明星收入上億,卻還在偷稅漏稅」,鞏漢林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他大膽地批判偷稅漏稅的明星,呼籲明星們的薪酬應該合理化。

  當然,鞏漢林不僅僅只關注演藝圈的事情,他還提出「解決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難題」倡議,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面對公務員寫字潦草的問題,他還建議「公務員考試增考硬筆書法,公務員寫不好中國字,不稱職。」

  中國男足積弊已久,國民恨鐵不成鋼。鞏漢林不怕得罪人,直言中國男足運動員許多年收入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都踢不進一個球。

  

  因為這些言論,他得罪了前國足隊長馮瀟霆,從而引發了「馮鞏」之爭。

  作為公眾人物,鞏漢林針砭時弊,也受到了多方關注。‍‍‍‍‍支持者覺得他關心社會,是一個熱心藝術家。反對者則認為他「譁眾取寵」,故意蹭流量。

  但於鞏漢林而言,說真話這件事情,他依然會繼續做下去,這或許就是流量明星和藝術家的區別。


相关文章

  • 利用完再背刺!王陽被孫菲菲怒斥虛偽,蔣欣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 劉詩詩捧奶茶帶兒子現身車庫,脖子不再僵硬甚至含胸駝背好稀奇
  • 人在做天在看!刀郎被逼捐燴麵哥被罵韓紅被告,到底寒了誰的心
  • 吳鎮宇姚笛酒店親密照曝光不像演的,網友夸很有意思畫面感滿滿
  • 身價破兆千金出道!韓團美女成員「顏值學歷超高」曾祖父竟是三星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