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沒聽懂,稱「年紀大了,不知道」。
此事在網上迅速發酵,引發警方關注,經過一番調查後,這位自稱是「中國北方人」的網友竟是海外間諜。
《打工奇遇》之後,鞏漢林和趙麗蓉又兩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他們合作出演的《功夫令》和《老將出馬》,不出意外再次贏得了滿堂喝彩。
1999年春晚,當趙麗蓉站在台上,把一套拳舞得虎虎生風時,鮮有人知道她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一年後,趙麗蓉因病去世,鞏漢林永遠地失去了這個黃金搭檔。
此後多年,他在春晚上與其他演員陸續搭檔出演小品《動物運動會》《裝修》《鄰居》《開鎖》和《黃豆黃》......
但不知道是不是配合不夠默契,這些小品「笑果」一般,並沒有此前的影響力。
從2010年開始,登上17次春晚的鞏漢林,終於「消失」在這個大舞台上,時間過得好快,如今已經過去14年。
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繼續演小品?
鞏漢林嘆了一口氣,他直言看過那些小品的劇本,都達不到上春晚標準。與其硬著頭皮演,還不如不演。
「表演要講究,不能將就」,趙麗蓉老師這句話一直影響著他的表演生涯。
消失在央視春晚舞台的鞏漢林,儘管不再從事一線表演工作,但他卻時刻關注著演藝圈的事情,作為政協委員他大膽批判一些不良表演風氣。
觀眾吐槽現在的節目不好看,鞏漢林表示:專業的事,就要專業的人來做。
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近年來,小品里的演員都不再是專業的小品演員了,幾乎是清一色的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畢竟不是專業演員,怎麼可能演得好小品?
「藝術的價值,在於專業分工。節目不僅僅需要流量,更需要考慮口碑。」
鞏漢林這番話,贏得了網友的一片喝彩,但與此同時也得罪了一批人,這批人就是流量明星的擁護者們。
畢竟,能夠上央視春晚可以吹很久,他們當然希望自家的「愛豆」去風光一回,鞏漢林這番話不就是斷了他們「愛豆」的春晚路嗎?
面對網友提出「明星收入上億,卻還在偷稅漏稅」,鞏漢林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他大膽地批判偷稅漏稅的明星,呼籲明星們的薪酬應該合理化。
當然,鞏漢林不僅僅只關注演藝圈的事情,他還提出「解決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難題」倡議,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面對公務員寫字潦草的問題,他還建議「公務員考試增考硬筆書法,公務員寫不好中國字,不稱職。」
中國男足積弊已久,國民恨鐵不成鋼。鞏漢林不怕得罪人,直言中國男足運動員許多年收入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都踢不進一個球。
因為這些言論,他得罪了前國足隊長馮瀟霆,從而引發了「馮鞏」之爭。
作為公眾人物,鞏漢林針砭時弊,也受到了多方關注。支持者覺得他關心社會,是一個熱心藝術家。反對者則認為他「譁眾取寵」,故意蹭流量。
但於鞏漢林而言,說真話這件事情,他依然會繼續做下去,這或許就是流量明星和藝術家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