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恩師拿20塊錢工資為他「買棉鞋過冬」出人頭地後,他為老師祝60大壽,豪送幾十萬樓房,淚言:恩同再造

2022-04-09

有一種職業,它既普通,又高尚。它給予千萬人知識和道理,它幫助千萬人走向光明。如果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那他們就是花朵的園丁;如果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棟樑,那他們就是肩負祖國未來的使者。這個職業,就是老師。每一個人最需要感謝的就是老師。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的學識,沒有對人生的感悟與體會,更不會知道什麼事感恩與尊重。老師教給我們的太多太多,並會讓你受益終生。

1978年,青年老師張秀榮被安排進入了內蒙古武川縣的一所小學的國中部任教。當時本身國內條件就很艱苦,更別提地處北部邊境的內蒙古了。張秀榮一進到教室,看到的就是一片破破爛爛搖搖晃晃的座椅,和一群衣裝破陋卻笑容滿面的學生。

當時的張秀榮還是個年輕姑娘,執教時間也不長,加上對這些貧苦孩子的憐憫和關愛,讓她一開始就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來幫助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唯恐自己做得不夠好,耽誤了自己手底下的學生。

因此,張秀榮老師不僅在白天給所有的孩子們上課,下課之後還專門開小灶給成績落後的同學們補課,等到太陽落山送孩子們回家之後,張秀榮就回到自己的房間裡,電燈批閱學生們的作業,然後做明天或者更遠之後的備課方案。

而陳志德就是這些需要課後再補課的差生之一。陳志德出生在一個十分貧窮的家庭,穿的衣服要麼是別人穿過不要後送的,要麼是縫縫補補好些次的。他能夠上學,也是家裡人重視教育,硬生生給湊出錢來的。

陳志德白天要上學,下午回了家還要趁著暮色幫家裡幹活,到了晚上有時候捨不得點燈,陳志德就要趁著黎明的時候補作業。但在這樣倉促的學習條件下,陳志德的學習成績自然就相當一般了。

但張秀榮卻看到了這個孩子的特別之處。在補課的時候,她就發現陳志德十分認真,筆記也做得踏踏實實,雖然陳志德的成績不好,但是他十分願意學習也勤於學習,這份深切的求知之心深深打動了張秀榮,讓張秀榮把這個孩子記下,並且在各方各面上都給了陳志德許多關愛。

但陳志德初三的時候,在這個關鍵的年頭,他卻突然不來上課了。張秀榮立即奔赴陳志德家中,這才知道他們家裡實在是拿不出錢來供陳志德了。張秀榮好說歹說,才勸陳志德父母從新將陳志德送入了學校,還保證自己會在經濟上幫助他們。

就這樣,陳志德才重新上學了,並且考到了一所很好的高中。而陳志德一直都記著張老師的好,他的父母為了家庭忙裡忙外很多時候都照顧不到他,張秀榮就彌補了他所缺乏的母愛,成為陳志德少年生活中最大的溫暖。

但天有不測風雲,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陳志德的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了,陳志德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即使一邊讀書一邊打工也很難維繫。得知此事的張秀榮,立即用自己微薄的薪資來援助陳志德。

在冬天的時候,陳志德卻連雙像樣的鞋都沒有,兩隻腳在冬天裡只能瑟瑟發抖。張秀榮知道後,立即用自己當時半個月的薪資20元為陳志德買了一雙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志德最終完成了大學的學業。

此後,陳志德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斷攢錢,就為了報答為師為母的張秀榮的恩情。2007年,張秀榮六十大壽的時候,許多她曾經的學生都來看望她,而陳志德也不例外。而且他還專程送上了一份大禮——一套價值十幾萬的樓房。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這套房子比起張秀榮當時住的矮房不知要好了多少,但張秀榮一開始卻並不願意接受。但在陳志德的懇求之下,張秀榮最終才搬了進去。一個無私奉獻的老師,和一個知恩圖報的學生,他們的故事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老師,雖然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他每日每月,每分每秒都在教育著你,感動著你。只有六月的雨才能開放出鮮豔的花,只有冬天的雪才能呵護幼小的麥芽。只有老師的教育,我們才能比六月的花更美麗,比冬雪下的麥芽更茁壯!老師,謝謝您!讓我們把這份感謝與感動放進心中,記住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師恩,永久地珍藏。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